TOP

慢阻肺“纠缠不休”?这些招让它认怂!

2025-07-15 08:3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呼吸,这本该是件轻松惬意的事儿,可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每一次呼吸都像背着沉重的包袱,稍不注意,慢阻肺就像个难缠的“小恶魔”,时不时出来捣乱。今天就来给大家唠唠,面对这个“纠缠不休”的慢阻肺,咱们怎么才能让它乖乖“认怂”!

一、先和慢阻肺“打个招呼”——认识这个“难缠的家伙”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听名字就知道它是个“慢性”的、会“阻塞”肺部的“坏家伙”。它就像一个偷偷潜入肺部的“捣乱分子”,慢慢破坏肺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肺部就像一个超级高效的“气体交换站”,空气通过气管、支气管顺畅地进出肺泡,在这里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给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但慢阻肺患者的肺部,支气管变得狭窄、扭曲,肺泡也被破坏得“千疮百孔”,气体进出变得艰难,就像原本宽敞的马路被堵得水泄不通,交通瘫痪。

慢阻肺可不是“突然袭击”,它是个“潜伏高手”。吸烟、空气污染、长期接触厨房油烟、遗传因素等都是它的“帮凶”。特别是吸烟,简直就是给慢阻肺“递刀子”,香烟里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不断刺激肺部,让肺部的防御系统“节节败退”。

二、慢阻肺的“搞破坏手段”——这些症状别忽视

慢阻肺发作时,会使出各种“坏招”,让你苦不堪言。最常见的就是咳嗽、咳痰,而且这种咳嗽、咳痰可不是“小打小闹”,经常是晨起时咳嗽加剧,痰液又多又黏,颜色可能是白色、黄色,严重时还可能带血丝。

随着病情加重,呼吸会越来越困难,爬几层楼梯就气喘吁吁,甚至连说话、穿衣这样的日常活动都会让你上气不接下气。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感觉胸口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喘不过气来。

更糟糕的是,慢阻肺还会时不时来个“急性发作”,就像火山突然喷发一样,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加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千万别不当回事,赶紧去医院检查!

三、打败慢阻肺的“秘密武器”——治疗有妙招

(一)药物治疗:给肺部“加油打气”

药物是对抗慢阻肺的“主力军”。支气管扩张剂就像一把把“小剪刀”,能把狭窄的支气管“剪开”,让气体进出更顺畅。常见的有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它们起效快,能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

糖皮质激素则是“抗炎小能手”,可以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降低急性发作的频率。不过,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要严格遵循医嘱,不能自己随便增减剂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还有一些祛痰药,比如氨溴索,能稀释痰液,让痰液更容易咳出来,就像给痰液“加点水”,让它变得“顺滑”。

(二)氧疗:给肺部“充充电”

对于病情较重的慢阻肺患者,氧疗是必不可少的。吸氧就像给疲惫的肺部“充充电”,可以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改善身体的缺氧状态。

家庭氧疗一般建议每天吸氧15小时以上,低流量吸氧(1-2升/分钟)。可以选择合适的吸氧设备,如制氧机、氧气瓶等,不过要注意定期维护和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三)康复治疗:让肺部“动起来”

康复治疗就像给肺部制定的“健身计划”。呼吸训练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比如缩唇呼吸,用鼻子吸气,然后像吹口哨一样慢慢用嘴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3倍,这样可以增加呼气阻力,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帮助排出肺部残留的气体。

还有腹式呼吸,吸气时肚子鼓起来,呼气时肚子瘪下去,通过锻炼腹部肌肉,提高呼吸效率。此外,适当的运动也很关键,散步、太极拳、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四、把慢阻肺“拒之门外”——日常防护有一套

(一)远离“帮凶”,守护肺部健康

戒烟!戒烟!戒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首要危险因素,戒烟是预防和治疗慢阻肺最有效的措施。不仅自己不要吸烟,还要远离二手烟、三手烟的环境。

同时,要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减少空气污染的影响。雾霾天尽量少出门,如果必须出门,要佩戴口罩。家里做饭时,一定要打开抽油烟机,减少厨房油烟的吸入。

(二)合理饮食:给肺部“补充能量”

慢阻肺患者身体消耗大,需要通过合理饮食来补充能量。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豆类等,就像给身体“盖房子”提供充足的“砖块”,帮助增强免疫力。

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为身体提供各种“小零件”,维持身体正常运转。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轻肺部负担。

(三)预防感冒:别给慢阻肺“可乘之机”

感冒是慢阻肺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所以预防感冒至关重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流感季节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要去,最好佩戴口罩。

还可以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就像给身体穿上“防护铠甲”,降低感染的风险。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细菌、病毒无处藏身。

(四)定期复查:掌握肺部“动态”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定期去医院复查,医护人员会根据你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包括肺功能检查、胸部CT等,就像给肺部做“体检”,随时掌握肺部的“健康动态”。

被慢阻肺“纠缠”虽然难受,但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治疗方法,做好日常防护,就有足够的“武器”让它乖乖“认怂”!呼吸与危重症七病区的医护人员会一直陪伴大家,一起对抗慢阻肺,重新享受自由畅快呼吸的美好生活!

(僧园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七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