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与雌激素的关系密切。对于部分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而言,体内雌激素就像是“助燃剂”,会刺激癌细胞生长。因此,降低雌激素水平成为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而卵巢功能抑制(Ovarian Function Suppression,OFS)就是其中的关键策略。
一、什么是卵巢功能抑制治疗?
卵巢功能抑制治疗,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抑制卵巢的功能,减少雌激素的产生,从而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绝经前或围绝经期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
二、卵巢功能抑制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卵巢功能抑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手术去势:通过手术切除卵巢,永久性地停止卵巢产生雌激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去势效果确切,但缺点是手术风险以及患者会永久失去卵巢功能。
放疗去势:通过放射线照射卵巢,使其功能受到抑制。不过,这种方法的效果不如手术去势确切,且可能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
药物去势: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如戈舍瑞林、亮丙瑞林等,来抑制卵巢功能。这些药物通过负反馈机制,减少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从而使卵巢减少雌激素的产生。药物去势的优点是可逆的,停药后卵巢功能有可能恢复,但需要定期注射药物。
三、哪些患者需要进行卵巢功能抑制治疗?
并非所有乳腺癌患者都需要接受卵巢功能抑制治疗。通常,以下几类绝经前或围绝经期乳腺癌患者可能需要这种治疗:
激素受体阳性(ER+/PR+)且HER2阴性的患者:这类患者的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敏感,通过降低雌激素水平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如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Ki-67指数高等,这些因素提示乳腺癌的侵袭性较强,卵巢功能抑制治疗可以降低复发风险。
需要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卵巢功能抑制常与内分泌药物如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四、卵巢功能抑制治疗的效果如何?
卵巢功能抑制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对于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使用药物进行卵巢功能抑制相较于不进行卵巢功能抑制,可以显著改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此外,卵巢功能抑制还可以降低5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
五、卵巢功能抑制治疗的不良反应及管理
卵巢功能抑制治疗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潮热、盗汗、阴道干燥、骨质疏松等。这些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引起的。为了缓解这些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采取一些措施,如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来预防骨质疏松,或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潮热等症状。此外,与患者充分沟通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选用合适的药物去势治疗方案,以及合理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缓解不良反应,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总之,卵巢功能抑制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应用卵巢功能抑制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然而,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是否需要接受卵巢功能抑制治疗,以及选择哪种治疗方法,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综合评估后决定。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郭婉莹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乳腺外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