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健康守护

2025-04-13 17:4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现代医学的宏大版图中,抗生素宛如一颗璀璨却又暗藏风险的明星。它是一类专门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的药物,自问世以来,凭借其强大的抗菌能力,成功地将无数患者从生死边缘拉回,成为了对抗细菌感染的有力武器,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健康状况,挽救了不计其数的生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也因为滥用和误用的现象日益严重,逐渐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危机,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关乎个体的身体健康,更是维护整个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抗生素的适用范围。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而对于病毒性感染,比如常见的普通感冒、流感等,它是无能为力的。当我们身体出现不适,怀疑感染时,千万不能自行判断,随意使用抗生素。这是因为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与病毒作战的过程中,抗生素并不会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相反,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治愈病毒感染,还会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频繁使用抗生素会促使细菌不断进化,产生耐药性。一旦细菌产生耐药性,原本对它们有效的抗生素就会变得不再有效,这就意味着未来在面对真正的细菌感染时,我们可能会陷入无药可用的困境。所以,在使用抗生素前,一定要通过专业医生的详细诊断来确定感染的类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其次,即使经过医生确诊为细菌感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也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认真完成整个疗程。有些患者在服用抗生素后,可能症状会提前消失,这时千万不能自行停药。因为症状的缓解并不代表细菌已经被完全消灭,此时如果擅自停止用药,那些未被彻底清除的细菌就可能会卷土重来,导致感染复发。而且,这些“死里逃生”的细菌还可能会因为接触了不完整剂量的抗生素,而加速产生耐药性。此外,抗生素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也都有着严格的科学依据,必须按照医嘱执行。过量使用抗生素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对身体造成损害;而使用频率不当,要么无法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要么会让细菌产生适应性,同样可能加速耐药性的产生。

在使用抗生素时,我们还需要格外注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过敏反应。虽然大多数人在使用抗生素时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但仍有少数人可能会对某些抗生素过敏。过敏反应的症状可能多种多样,从轻微的皮疹、瘙痒到严重的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抗生素前,患者应该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药物过敏史。一旦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药,并迅速寻求医疗帮助。

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除了合理使用抗生素外,我们还应该采取其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自身健康。例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的基础。勤洗手可以有效地去除手上携带的细菌和病毒,减少通过接触传播感染的机会;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能够降低被传染的风险。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均衡饮食可以为身体提供各种必要的营养物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适量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充足的睡眠则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修复,让免疫系统保持良好的状态。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更好地抵御细菌感染。

在公共卫生层面,政府和医疗机构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政府应加强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重视,加大对相关研究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趋势。医疗机构则要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政策和指南,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此外,提高公众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认识也是守护健康的关键。通过开展广泛的教育和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报纸、网络等,向大众普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知识,让每个人都了解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和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抵制抗生素滥用的良好氛围。

总之,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承担的责任。通过正确的诊断、严格遵循医嘱、认真完成整个疗程、密切注意副作用和过敏反应,以及采取其他有效的健康保护措施,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抗生素这一有力武器,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耐药性问题的产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共同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程善升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 药学部)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