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前通常会出现哪些预警信号

2025-07-09 12:0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很多人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突然发作,毫无征兆,其实不然。它在发作前,身体会发出多种预警信号。下面就为你详细说说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前那些不容忽视的 “危险信号”。​

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预警信号之一,这种疼痛与普通的胸痛有所不同。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有时疼痛范围较大,可波及整个前胸,甚至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直达小指和无名指,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颈部、下颌、背部上方疼痛。疼痛的性质往往是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就像一块大石头重重地压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来。疼痛的程度较为剧烈,持续时间通常在 15 分钟以上,甚至数小时,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也不能得到明显缓解。这种胸痛可能在活动时发作,比如爬楼梯、跑步、搬重物等,随着病情进展,也可能在休息时甚至睡眠中突然出现。比如,有患者在熟睡中被剧烈胸痛惊醒,仿佛胸口被铁钳紧紧夹住,这都需要高度警惕。​

一些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前,会频繁出现心悸的症状。感觉心脏跳动不规律,有时心跳过快,有时又突然变慢,还可能伴有心慌、胸闷等不适。这是因为心脏的电活动出现了异常,心肌供血不足影响了心脏正常的节律。比如,原本心脏跳动稳定,突然毫无缘由地开始 “砰砰” 乱跳,或者感觉心脏似乎停跳了一下,随后又快速跳动起来。这种心悸症状可能偶尔出现一次,也可能一天内反复发作多次。如果频繁出现心悸,且伴有其他不适,就需要高度警惕,这可能是心脏在发出求救信号。曾有患者在日常工作时,突然感觉心脏 “咯噔” 一下,随后持续心慌,休息后也未缓解,最终被确诊心肌梗死,可见这些异常症状的重要性。​

还有些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疲惫感。即使经过充分休息,这种疲惫感也难以消除,甚至日常简单的活动,如穿衣、洗漱、散步等,都会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这是因为心脏的泵血功能开始下降,无法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导致身体各器官功能受到影响。就像一台运转不畅的发动机,无法为整个机器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的症状,这是由于心脏泵血不足,大脑供血减少引起的。特别是在突然起身、快速改变体位时,头晕症状会更加明显。有些患者会发现自己平时轻松就能完成的家务,突然变得异常吃力,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这些都是危险信号。​

部分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前,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这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比如胃炎、胃溃疡等。但实际上,这是因为心脏病变刺激了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肠道症状。尤其是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有些患者会反复出现上腹部胀痛,伴有恶心、呕吐,以为是吃坏了肚子,自行服用胃药后症状却没有改善,这种情况就要警惕是否是心脏出现了问题。曾经有位患者连续几天胃部胀痛、恶心,按胃病治疗多日无效,最终查出是心肌梗死前兆,可见不能忽视这类症状背后隐藏的心脏危机。​

此外,呼吸困难也是常见的预警信号之一。患者会感觉呼吸费力,气短,即使处于安静状态下,也会觉得气不够用,需要大口喘气。严重时,甚至不能平卧,必须坐起来才能稍微缓解。这是因为心肌缺血导致心脏功能受损,肺部淤血,气体交换受到影响。比如,原本正常的睡眠姿势突然变得无法入睡,必须垫高枕头或者坐起来才能呼吸顺畅,这就是心脏在提示我们,它的工作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有的患者会在静坐时就出现呼吸急促,稍微活动后更是喘不上气,这些都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来临的征兆。​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前的这些预警信号,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都在提醒我们要关注心脏健康。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哪怕只有一种,都应该立即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尤其是本身就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更要提高警惕,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这些 “危险信号”。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于挽救生命、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张雷 河南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