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上升。而在糖尿病真正确诊之前,身体其实会发出一系列的“预警信号”,关注这些信号有助于我们尽早察觉疾病的端倪。
二、异常的血糖相关症状
(一)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较为典型的早期症状。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大量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导致渗透性利尿,患者会出现多尿症状。排尿增多后,身体缺水,会刺激口渴中枢,引起多饮。同时,身体无法充分利用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只能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补充能量,从而导致体重减轻。而身体能量的缺乏又会刺激食欲,造成多食。
(二)低血糖症状
在糖尿病前期,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等。这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延迟,当进食后血糖升高时,胰岛素未能及时分泌,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而当血糖开始下降时,胰岛素又大量分泌,从而引起低血糖反应。
三、皮肤表现
(一)皮肤瘙痒
高血糖会使皮肤长期处于慢性脱水状态,导致皮肤干燥,进而引起瘙痒。此外,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容易引发皮肤感染,如股癣、手足癣等,也会导致皮肤瘙痒。
(二)皮肤伤口愈合缓慢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含糖量较高,这会影响白细胞的功能,使其吞噬和杀灭细菌的能力下降。同时,高血糖还会导致血管病变,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使得皮肤伤口处的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从而导致伤口愈合缓慢。
四、眼部症状
(一)视力模糊
血糖升高会引起眼球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导致晶状体屈光度变化,从而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或加重,应警惕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可能。
(二)眼部疲劳
糖尿病可能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导致眼睛容易疲劳,患者常感觉眼睛干涩、酸胀,看东西时间稍长就会出现不适。
五、神经系统症状
(一)手脚麻木、刺痛
糖尿病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手脚等部位出现麻木、刺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初期可能表现为轻微的不适感,随着病情进展,症状可能会加重,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
(二)性功能障碍
对于男性患者,糖尿病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患者也可能出现阴道干涩、性欲减退等性功能异常症状,这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和血管病变有关。
六、泌尿系统症状
(一)反复泌尿系统感染
高血糖为细菌在泌尿系统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得患者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而且,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泌尿系统感染往往容易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
(二)蛋白尿
早期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微量蛋白尿,这是肾脏受损的早期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蛋白尿可能会逐渐增多,严重时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定期检测尿蛋白对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七、其他症状
(一)乏力
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来提供能量,会出现全身乏力的症状。即使经过充分休息,这种乏力感也可能无法得到明显缓解。
(二)口干口苦
血糖升高会导致口腔内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引起口干的感觉。同时,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胃肠功能紊乱,胆汁反流等情况,会出现口苦的症状。
八、结论
糖尿病来临前身体发出的这些“预警信号”多种多样,涉及多个系统。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非糖尿病所特有,其他一些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功能等相关检测,以明确诊断。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并干预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必要的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广大民众应提高对糖尿病早期“预警信号”的认识,共同努力抗击这一慢性疾病。
(梁芳 邢台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