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年位居恶性肿瘤之首,每年新增病例超过 70 万。由于早期症状隐匿,约 70% 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5 年生存率不足 20%。但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肺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可提升至 80% 以上。因此,读懂身体发出的 “求救信号”,对肺癌的早发现、早干预至关重要。
肺部作为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承担着气体交换的重任。当肺部细胞发生癌变时,肿瘤会压迫、侵犯周围组织,干扰正常的呼吸功能,进而引发一系列异常症状。这些症状往往看似普通,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支气管炎等常见病,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持续咳嗽:最易被忽视的 “警报”
咳嗽是肺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约有 50% 的肺癌患者在确诊前会出现持续性咳嗽。这种咳嗽与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不同,通常表现为无痰或少痰的刺激性干咳,且持续时间较长,超过 2 周仍无明显缓解。如果本身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咳嗽的性质发生改变,比如咳嗽频率增加、程度加重、声音变得嘶哑,就需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
肿瘤生长的位置不同,咳嗽的表现也会有所差异。当肿瘤位于较大的支气管内时,咳嗽可能会更加剧烈,甚至出现阵发性呛咳,就像有东西卡在喉咙里,难以抑制。部分患者还会在咳嗽时伴有胸痛,这是由于肿瘤侵犯了胸膜或胸壁组织所致。
痰中带血:危险的 “红色信号”
痰中带血或咯血是肺癌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约 30% 的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血液的颜色可能是鲜红色,也可能是暗红色,有时只是痰中带有少量血丝,容易被患者忽视。这种出血通常是由于肿瘤表面的血管破裂引起的,因为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液供应丰富,质地较脆,容易受到咳嗽等因素的刺激而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痰中带血并非肺癌所特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但如果同时伴有持续性咳嗽、胸痛、体重下降等症状,就必须及时就医,进行胸部 CT 等相关检查,以排除肺癌的可能。
胸痛与胸闷:不容忽视的 “身体预警”
胸痛也是肺癌常见的症状之一,约 25% 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疼痛的性质多样,可能是隐痛、钝痛,也可能是针刺样疼痛,疼痛的部位通常不固定,有时会随着呼吸、咳嗽或体位的变化而加重。当肿瘤侵犯到胸膜时,疼痛可能会更加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
胸闷则多是由于肿瘤阻塞了支气管,导致肺部通气功能下降所致。患者会感觉呼吸不畅,尤其是在活动后更为明显。如果胸闷症状逐渐加重,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说明病情可能已经发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
发热:容易被误判的 “炎症反应”
肺癌患者出现发热症状较为常见,约 20% 的患者会在病程中出现发热。这种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 38℃左右,很少超过 39℃,且持续时间较长,服用抗生素后效果不明显。发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肿瘤组织坏死,释放出致热物质,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二是肿瘤阻塞了支气管,导致痰液无法排出,继发肺部感染,从而引起发热。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热,且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经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佳,就需要警惕肺癌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体重下降:隐藏的 “消耗信号”
在没有刻意节食或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短期内体重出现明显下降,也是肺癌的常见症状之一。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同时还会影响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下降。一般来说,在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 5%,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除了上述症状外,肺癌还可能引起一些其他的 “肺外症状”,这些症状虽然不直接与肺部相关,但也可能是肺癌的早期信号。例如,部分患者会出现杵状指,表现为手指或脚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这是由于肺部肿瘤导致机体长期缺氧所致。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骨关节疼痛、肿胀,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分泌的一些物质刺激了骨关节组织。
当身体出现上述异常信号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目前,常用的肺癌筛查方法包括胸部 X 线检查、胸部 CT 检查、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其中,胸部 CT 检查是发现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够清晰地显示肺部的细微结构,发现直径小于 1 厘米的小结节,从而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者、长期接触粉尘或有害气体者等,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胸部 CT 检查,以便能够早期发现肺癌,及时进行治疗。
总之,肺癌虽然凶险,但只要我们能够提高警惕,读懂身体发出的 “求救信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够有效提高肺癌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我们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以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
(梁宇 开封市第二中医院 肺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