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的进步,疫苗接种已成为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为儿童的健康成长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然而,如何科学、安全地进行儿童疫苗接种,仍是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本指导手册旨在为家长提供一份全面、实用的儿童疫苗接种指南,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疫苗接种计划,确保孩子的健康与安全。
一、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疫苗接种是通过引入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其成分或产物,激活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免疫记忆细胞。当真正的病原体侵入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识别并清除病原体,从而避免疾病的发生。对于儿童而言,疫苗接种不仅能预防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等多种严重传染病,还能间接保护周围无法接种疫苗或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等,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二、疫苗种类与选择
(一)疫苗分类
疫苗主要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mRNA疫苗等几类。灭活疫苗安全性高,但需多次接种;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但对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存在风险;亚单位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安全性高,但可能需要佐剂增强免疫反应;mRNA疫苗技术先进,但储存条件要求较高。家长在选择疫苗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健康状况和所处地区的疾病流行情况,结合医生的建议,选择最适合的疫苗。
(二)免疫规划疫苗与非免疫规划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是国家基于疾病防控需要,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种的疫苗,如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则遵循“知情自愿”原则,是免疫规划疫苗的补充,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等。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等因素,与医生共同决定是否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例如,流感疫苗可降低儿童感染流感的风险,水痘疫苗能有效预防传染性极强的水痘。
三、疫苗接种前的准备
(一)明确接种时间与地点
家长应提前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官网、地图导航等形式查询接种门诊的联系方式,了解预防接种工作时间及是否需要预约,并按约定时间前往。首选离家近、熟悉的接种门诊,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就医。
(二)准备相关证件资料
接种前,家长需整理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和健康档案、家长和孩子的有效身份证明等证件资料。如果预防接种证丢失,应先联系接种门诊,询问具体的办理流程和资料,准备齐全后再出发。
(三)孩子健康状况评估
接种前三天,家长应确保孩子身体健康,无发热、腹泻、过敏等不适症状。如有急性疾病(如发热、感染等),应暂缓接种,待痊愈后再进行。同时,家长应如实告知接种医生孩子的健康状况和既往史,如发烧、腹泻等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既往发生过严重过敏等情况,以便医生判断此次是否能接种疫苗。
(四)着装与心理准备
接种当天,家长应给孩子穿宽松、易穿脱的衣服,以便接种时暴露接种部位。同时,可以适当带一点小零食、玩具、书籍等,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
四、疫苗接种流程
(一)信息登记与知情同意
到达接种门诊后,家长应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进行信息登记,明确此次接种的疫苗种类、剂量、接种部位等信息,并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在登记或咨询台,家长应如实告知工作人员孩子的健康状况和既往史,帮助工作人员判断此次是否能接种疫苗。
(二)“三查七对一验证”
接种前,家长应配合医生进行“三查七对一验证”,即再次向接种医生说明孩子的健康状况和既往史,配合医生核查接种禁忌证;和医生确认孩子的姓名、年龄信息,查验医生拿出疫苗的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有效期等信息;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需要再次确认签字,方可进行接种。
(三)接种与留观
接种时,家长应配合医生安抚孩子,保障孩子的接种安全。按压时要避免揉搓接种部位,以免引起局部疼痛和红肿。接种完成后,孩子应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再离开,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极少数可能出现的急性过敏反应。
五、疫苗接种后的护理
(一)局部护理
接种后,家长应注意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用手搔抓或挤压,以免引起局部感染。如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硬结或轻微瘙痒等局部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1-2天可自行缓解。如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应及时就医。
(二)全身反应处理
接种后,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恶心、食欲不振等全身反应。如体温不超过38.5℃,可通过多喝水、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来缓解症状;如出现高热、严重皮疹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接种单位。
(三)饮食与活动
接种后,家长应注意避免给孩子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火锅、小龙虾、烧烤等,以免与疫苗产生相互作用。同时,应避免孩子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不适。
六、疫苗接种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一)疫苗安全吗?
以我国为例,疫苗生产企业需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每一批次疫苗都需通过“批签发”制度(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进行强制性检验)。接种过程中,医护人员会遵循“三查七对一验证”规范,确保接种安全。
(二)孩子生病了能接种疫苗吗?
一般情况下,孩子患有急性疾病(如发热、感染等)时应暂缓接种疫苗,待痊愈后再进行接种。如孩子存在严重过敏史、局部皮肤感染或患有湿疹等情况,也不建议接种疫苗。
(三)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如前所述,接种后出现的轻微反应如低热、局部红肿等,一般可自行缓解,家长无需过于担心。如出现高热、严重皮疹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接种单位。
七、结语
疫苗接种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作为家长,应充分了解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种类与选择、接种前的准备、接种流程、接种后的护理以及常见问题与解答等方面的知识,确保孩子科学、安全地接种疫苗。同时,家长还应积极参与社区、幼儿园组织的科普活动,向身边人传播正确观念,让“接种疫苗=关爱健康”成为共识。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
(邓娜 通许县中医院 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