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突发阑尾炎对孕妇和胎儿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由于妊娠期间生理结构的变化,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复杂。然而,通过及时的医疗干预和细致的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母婴安全。以下将从诊断、治疗及护理等方面详细探讨如何在孕期突发阑尾炎时确保胎儿和妈妈的两全。
一、诊断
孕妇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病史:医生应详细询问孕妇的腹痛起始时间、性质、规律性和持续时间等。
体格检查:触诊时,需结合孕周调整检查位置,孕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右侧腰部叩击痛。超声检查为首选影像学手段,必要时采用磁共振成像辅助诊断。
辅助检查:血常规、尿液分析等常规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二、治疗
治疗孕妇合并急性阑尾炎需权衡孕妇和胎儿的风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轻度和无并发症的急性阑尾炎。主要通过保持体液平衡、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需注意药物选择,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手术治疗: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时,需考虑手术治疗。高选择性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孕妇合并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同时,应选择对孕妇和胎儿影响最小的手术切口和术中处理方式。
三、护理
细致的护理对于孕妇合并急性阑尾炎的康复至关重要。
术前护理:
疼痛管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指导使用相对安全的镇痛药物。
心理支持:通过播放胎心音、展示胎儿超声影像等方式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术中护理:
麻醉管理:优先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避免全身麻醉药物透过胎盘屏障。
体位管理:采用左侧倾斜15度的体位,减轻增大的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术后护理:
预防早产和感染:指导患者术后进行床上踝泵运动,协助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和早产。切口护理采用透气型敷料,每日观察红肿渗出情况。
胎心监测:每2小时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营养支持:分阶段制定营养支持方案,术后初期给予清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高蛋白、高纤维膳食。
并发症预防:建立并发症预防体系,包括术后3日内重点防范切口感染,5-7日警惕肠粘连发生,出院后随访关注胎儿宫内发育情况。
四、心理干预与应急处理
心理干预:贯穿整个护理周期,对于因治疗焦虑诱发失眠的孕妇,指导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组建病友支持小组,分享康复经历,减轻恐惧情绪。
应急处理:建立五分钟应急响应机制,当胎心持续低于110次/分时,立即启动紧急剖宫产准备。手术室常备应急药物和设备,确保及时救治。
五、生活细节调整与健康教育
饮食调整:推荐分餐制,每餐加入5-10g奇亚籽增加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
休息与运动:指导患者采用侧卧位休息减轻腹部压力,教授改良版凯格尔运动加强盆底肌群。
健康教育:建立个人症状记录本,每日记录腹痛部位、胎动次数及排便情况。预约产后42天复查时同步安排阑尾区超声检查。
综上所述,孕期突发阑尾炎时,通过及时的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细致的护理以及心理干预与应急处理等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母婴安全。同时,孕妇也需注意生活细节的调整和健康教育的普及,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张留涛 汝州市妇幼保健院 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