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精心的护理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份全面的护理攻略。
一、急性期护理
1.病情监测
在急性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每 15 - 30 分钟测量一次血压,确保血压稳定在合理范围,避免血压过高加重脑部损伤,或血压过低导致脑部灌注不足。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以及肢体活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2.体位护理
保持患者平卧位,头部稍抬高 15 - 30 度,以促进脑部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定期为患者翻身,一般每 2 小时一次,防止压疮形成。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拽患者,保护好患侧肢体。
3.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对于昏迷患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必要时,可进行吸痰操作,但要注意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二、恢复期护理
1.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早期可进行床边康复训练,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按摩等,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包括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行走训练等。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提高康复效果。
2.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每天不超过 3 克,减少脂肪摄入,适量增加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营养均衡。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给予流食或半流食,进食时要缓慢,防止呛咳。
3.心理护理
脑梗死患者往往会因疾病导致身体功能障碍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康复信心。同时,家属也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陪伴,共同营造良好的康复氛围。
三、生活护理
1.休息与活动
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7 - 8 小时。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在患者体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一些日常活动,如散步、简单的家务等,但要注意安全,防止跌倒。
2.皮肤护理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洗澡、更换衣物和床单。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加强皮肤护理,使用气垫床,定时翻身按摩,预防压疮发生。
3.用药护理
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给患者服药,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要注意饮食观察;降压药要注意监测血压,防止低血压发生。如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脑梗死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家属和患者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细致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守护大脑健康。
(黄景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脑血管病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