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体外膜肺氧合)作为一种先进的生命支持技术,为众多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了宝贵的治疗机会。它不仅能够暂时替代或支持心肺功能,还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然而,ECMO治疗的同时,也伴随着复杂且高风险的护理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ECMO患者的“生命接力”护理要点,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ECMO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ECMO基本原理与适应症
ECMO通过体外循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膜肺进行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再将富含氧气的血液回输体内,从而暂时替代或部分替代心肺功能。其适应症主要包括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脏骤停后的复苏等。
二、ECMO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持续监测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等,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流动力学异常,如低血压、心率失常等。
呼吸功能监测: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等,确保ECMO提供的氧合和通气支持适当。
凝血功能监测:ECMO治疗期间,患者常处于高凝或低凝状态,需密切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等,预防出血或血栓形成。
三、ECMO管道的护理
管道固定与保护:确保ECMO管道妥善固定,避免管道扭曲、打折或脱落。使用专用固定装置,如管道固定夹、缝合线等,保持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管道通畅性检查:定期检查管道内是否有血凝块、气泡等阻塞物,确保血液在管道内顺畅流动。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管道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四、ECMO患者的营养与代谢管理
营养支持:ECMO治疗期间,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需给予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以维持机体能量需求和促进组织修复。
血糖管理:密切监测血糖水平,维持血糖在适宜范围内,避免低血糖或高血糖对机体的损害。
电解质平衡: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如钾、钠、钙、镁等,及时调整补液量和电解质成分,维持电解质平衡。
五、ECMO患者的心理支持与疼痛管理
心理支持:ECMO治疗常伴随着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及家属充分的心理支持,解释治疗过程,缓解紧张情绪。
疼痛管理:ECMO患者常因插管、手术等操作而疼痛,需及时评估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确保患者舒适。
六、ECMO撤机与康复护理
撤机评估:当患者心肺功能逐渐恢复,且ECMO支持参数逐渐降低时,应进行撤机评估,准备撤机。
撤机过程:撤机过程应缓慢、逐步进行,避免突然撤机导致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康复护理:撤机后,患者应接受全面的康复护理,包括呼吸功能训练、体能训练、心理康复等,促进患者全面恢复。
七、结论
ECMO患者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通过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测、ECMO管道的精心护理、营养与代谢的精细管理、心理与疼痛的有效支持,以及撤机与康复的科学规划,我们可以为ECMO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生命接力”护理服务,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未来,随着ECMO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护理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ECMO患者的护理将更加精准、高效,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
(龚春梅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