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锁骨骨折后的心理调适:伤痛不仅在身,更在心

2025-05-14 13:3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锁骨骨折,这一突如其来的身体创伤,带来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疼痛与行动不便,更在心灵深处掀起波澜。从最初的震惊、慌乱,到后续治疗康复过程中的焦虑、沮丧,每一个阶段都如同一场心理的战役,需要我们勇敢面对、巧妙应对,实现身心的双重治愈。

一、初遇骨折:震惊与惶恐交织

当锁骨骨折的诊断下达,许多人瞬间陷入震惊之中。原本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无情打断,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恐惧。此时,内心仿佛被巨石撞击,泛起层层恐慌的涟漪。担心骨折能否顺利愈合,会不会留下后遗症影响生活与工作,这些思绪如潮水般涌来。比如,热爱运动的人士会焦急地想着何时才能重返赛场,上班族则忧虑工作进度是否受影响,家庭支柱们更是担忧无法履行照顾家人的责任。这种心理上的冲击,常常比身体上的伤痛更早袭来,让人陷入短暂的迷茫与无助。

在这个阶段,自我认知的调整至关重要。要明白锁骨骨折虽令人困扰,但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小坎坷,绝大多数人都成功走过并恢复如初。积极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向他们倾诉内心的不安,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初遇骨折时的惶恐情绪。他们的陪伴、安慰,如同冬日暖阳,驱散心头阴霾,让自己感受到并非孤立无援。

二、治疗期间:焦虑与烦躁相伴

进入治疗阶段,锁骨骨折带来的不便日益凸显。无论是打着石膏固定手臂,还是经历手术术后的恢复,日常行动变得极为受限。穿衣、洗漱这些平日轻而易举的事,如今都困难重重,生活的自主性被大幅剥夺,由此滋生出深深的焦虑与烦躁。

每次去医院换药、复查,等待结果的过程宛如煎熬,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担心骨折愈合不佳需要二次手术。长期卧床或减少活动,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肌肉萎缩、体力不支,又加剧了对康复前景的担忧。而且,因受伤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学习,社交活动也被迫中断,一种与周围世界脱节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此时,转移注意力成为化解焦虑的良方。可以借助阅读、听音乐、观看影视作品等方式,将心思从伤病中适度抽离。沉浸在一本好书里,跟随文字穿梭于不同世界;或是聆听舒缓旋律,让音符抚平躁动的心弦。同时,设定一些小目标,如每天坚持简单的康复训练动作,每完成一点就给自己正向反馈,积累成就感,增强对抗伤病的信心。

三、康复之路:沮丧与希望并存

随着治疗推进,康复训练提上日程,这才发觉锁骨骨折的真正挑战刚刚来临。康复过程进展缓慢,稍加用力就疼痛难忍,先前轻松能做到的动作如今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仍难以完成,挫败感如影随形。看着镜子中自己略显憔悴、行动笨拙的模样,对比曾经生龙活虎的状态,难免会陷入沮丧,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还能重回往日活力。

然而,在这黑暗时刻,希望的曙光始终穿透云层。每一丝疼痛带来的肌肉力量增长、每一次微小的活动幅度提升,都是康复的积极信号。记录下这些点滴进步,定期回顾,会发现不知不觉间已走出很远。加入康复者交流群,分享彼此经验,听闻他人成功康复的故事,如同注入强心剂,激励自己咬牙坚持。

锁骨骨折后的心理调适,是一场漫长且曲折的旅程。从最初的惊慌失措,到中途的焦虑迷茫,再到后期的沮丧挣扎,每一步都考验着心智。但只要怀揣希望,积极应对,用乐观心态驱散阴霾,就能实现从身心俱伤到浴火重生的蜕变,以更强韧的姿态重新拥抱生活,让这段经历成为人生路上一抹别样的成长印记,而非难以释怀的伤痛包袱。

(刘瑞毅 新野县中医院 外三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