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摔倒时肩部着地、直接暴力撞击等。了解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从保守治疗到手术干预的相关内容。
二、锁骨解剖与骨折原因
锁骨呈“S”形弯曲,横架于胸骨和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与躯干的重要骨骼。其内侧端与胸骨柄相关节,外侧端与肩胛骨的肩峰相关节。
锁骨骨折常见原因包括:
间接暴力:摔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传导至锁骨,导致骨折。例如在滑倒、运动摔倒等情况下容易发生。
直接暴力:如肩部受到直接撞击,如车祸、运动中的碰撞等,可直接损伤锁骨。
三、保守治疗
(一)适应证
无移位或轻微移位的锁骨骨折。
儿童及青少年的青枝骨折。
患者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
(二)治疗方法
八字绷带固定法
使用八字绷带对锁骨进行固定,使两肩向后、向上牵拉,保持锁骨骨折端相对稳定。
固定时间一般为 6 - 8 周,期间需定期复查 X 光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颈腕吊带悬吊
让患者使用颈腕吊带将患肢悬吊于胸前,保持上肢相对制动。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适用于一些轻度骨折患者,但固定效果可能不如八字绷带固定。
(三)保守治疗的注意事项
在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上肢的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情况,防止出现压迫神经、血管等并发症。
定期复查 X 光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骨折出现移位或愈合不良,可能需要改为手术治疗。
四、手术干预
(一)适应证
严重移位的锁骨骨折,骨折端不稳定。
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开放性锁骨骨折。
保守治疗失败,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二)手术方法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这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通过在锁骨上方放置钢板,用螺钉将钢板固定在锁骨上,从而复位和固定骨折端。
手术切口相对较小,术后恢复较快,能够提供较好的稳定性,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克氏针内固定术
适用于一些简单的锁骨骨折。将克氏针穿过骨折端,固定骨折。
但克氏针内固定可能存在固定不牢固、易移位等缺点,目前已逐渐被钢板螺钉内固定所取代。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
对于一些靠近肩峰端的锁骨骨折,锁骨钩钢板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它通过钩状结构固定于肩峰下,另一端用螺钉固定于锁骨,能够提供良好的固定效果,同时减少对肩关节的影响。
(三)手术干预的注意事项
术前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骨折类型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预防感染。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五、康复治疗
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康复治疗都是锁骨骨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早期康复
在固定期间或术后早期,可进行手指、手腕的主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进行肩部的被动活动,如耸肩、扩胸等,但要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端移位。
(二)中期康复
当骨折端有一定愈合后,可逐渐增加肩部的主动活动范围,如进行钟摆样运动、爬墙运动等。
可配合物理治疗,如热敷、超声波等,促进骨折愈合和软组织修复。
(三)后期康复
继续加强肩部的功能锻炼,恢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和力量。可以进行一些抗阻训练,如使用哑铃进行肩部外展、前屈等动作。
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要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防止再次受伤。
六、结论
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干预,具体选择应根据骨折的类型、移位程度、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锻炼,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刘瑞毅 新野县中医院 外三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