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膝盖疼到走不动?PRP注射如何让关节“重返青春”?

2025-03-17 17:0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膝关节疼痛是骨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约62%存在不同程度的膝关节问题。当疼痛发展到无法正常行走时,往往意味着关节软骨、滑膜或韧带等结构已出现严重损伤。近年来,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技术凭借其精准修复、微创安全的特性,逐渐成为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一、膝关节疼痛的病理基础

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大且结构最复杂的承重关节,其疼痛根源主要涉及三大病理机制:

机械性损伤

外伤导致的半月板撕裂、交叉韧带断裂或髌骨脱位,会直接破坏关节稳定性。例如,半月板Ⅲ度损伤患者行走时会出现“交锁”现象,即关节突然卡住无法伸屈。

退行性病变

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逐渐磨损,暴露的软骨下骨在应力刺激下形成骨赘(骨刺)。研究显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软骨厚度每减少1mm,疼痛评分增加2.3分(VAS量表)。

炎症性反应

滑膜炎患者关节腔内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导致关节液中IL-6、TNF-α等炎症因子浓度升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膜活检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二、PRP治疗的技术原理

PRP(Platelet-RichPlasma)即富血小板血浆,是通过离心技术从自体全血中提取的血小板浓缩物。其核心治疗机制包含三个层面:

1.生长因子释放

血小板被激活后,可释放包含以下关键因子的“修复cocktail”:

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加速新生血管形成

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刺激软骨细胞增殖,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增强软骨基质合成,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

临床研究显示,单次注射PRP可使关节液中TGF-β浓度提升至基线水平的8倍,且持续释放达14天。

2.细胞外基质重塑

PRP中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形成三维支架结构,为软骨细胞迁移提供物理支撑。

3.抗炎调节作用

PRP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抑制滑膜细胞分泌IL-1β、PGE2等促炎因子。对比研究显示,PRP治疗组膝关节VAS评分较玻璃酸钠组降低40%,且疗效持续时间长。

三、PRP治疗的临床应用

1.适应症选择

肘关节:网球肘、高尔夫球肘

腕关节:腕部韧带损伤

肩关节:肩袖撕裂、撞击综合征、SLAP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锁关节损伤

髋关节::盆腔疼痛、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髌骨软化症、前又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髌腱炎

踝关节:跟腱炎、足底筋膜炎、踝关节用撞击综合征、踝关节炎

2.标准化操作流程

采血与制备:采集患者肘静脉血10-20ml,经二次离心法获得4-6mlPRP(血小板浓度≥1000×10⁹/L)

关节腔穿刺:治疗时,医生会先对治疗部位进行消毒,之后视情况选用局部麻醉药膏或注射少量麻药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随后在超声引导下,将PRP精准注射到如膝关节腔、肩袖肌腱处等受损组织部位,超声引导能够确保注射精准直达病灶,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该治疗门诊或住院均可开展,全程约30分钟。

注射后管理:

制动48小时,避免深蹲、爬楼等动作

联合物理治疗(如低频脉冲电刺激)增强疗效

定期复查MRI评估软骨修复情况

3.疗效

短期效果:大部分患者注射后1周疼痛明显缓解

长期随访:2年随访显示,PRP组关节置换率较激素注射组降低53%

对比研究:针对中度骨关节炎,PRP疗效优于透明质酸钠(WOMAC评分改善率62%vs38%)

四、治疗注意事项与风险防控

1.禁忌症筛查

血小板计数<100×10⁹/L

血红蛋白<90g/L

局部感染或全身性感染

恶性肿瘤病史(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

2.并发症管理

注射后胀痛:发生率约15%,可通过冰敷、非甾体抗炎药控制

感染风险:严格无菌操作可使感染率降至0.03%以下

过敏反应:自体血制品过敏极为罕见,但需备有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3.疗程优化

注射次数:通常需要2-3次,间隔4-6周

联合治疗:与体外冲击波、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用可增强疗效

个体化方案:根据患者年龄、BMI、病变程度调整PRP浓度和注射剂量

PRP治疗为膝关节退行性疾病提供了“组织再生”而非“症状掩盖”的解决方案。但需明确,该技术并非“万能药”,其疗效与患者选择、操作规范、术后康复密切相关。建议患者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专业评估,通过MRI、关节液分析等客观指标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詹学斌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全科医学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