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守护“生命通道”,吃出健康活力

2023-09-05 20:1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也许您或者您身边的亲友,因为生病、手术或者某些特殊情况,暂时不能正常吃饭,这时候,肠内营养就像一条“生命通道”,为我们输送维持生命和康复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想象一下,我们的肠道就像一条繁忙的高速公路,负责运输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当这条“高速公路”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手术后、严重疾病、吞咽困难等)暂时无法正常通车时,肠内营养就是通过一根细细的管子(比如鼻胃管、鼻肠管,或者直接在胃或肠子上开的小口放置的胃造瘘管、肠造瘘管),把已经加工好的、富含营养的“营养餐”(营养液)直接送进我们的胃或者肠道里,让肠道重新“工作”,继续发挥它吸收营养的重要作用。

**一、 管路是“生命线”,呵护要细心**

首先,我们要重点关注那条输送营养的管子。无论是从鼻子伸进去的鼻胃管、鼻肠管,还是从皮肤穿进去的造瘘管,它都是营养进入身体的关键通道,必须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呵护它。

1.  **固定要牢靠,防止“脱轨”:** 管子固定不好,容易移位、脱出,不仅影响营养液的输入,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损伤。护士会帮您妥善固定管子,比如用胶布、专用固定带等。家属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留意,避免患者翻身、活动时牵拉到管子。如果发现管子有松脱、移位,或者完全脱出,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医护人员,千万不要自行尝试重新插入鼻胃管或鼻肠管,这可能会损伤鼻腔或食道。

2.  **保持清洁,远离“污染”:** 管子的出口处(比如连接营养液的地方)是细菌容易进入的“门户”。每次更换营养液袋、冲洗管子或者进行其他操作时,护士都会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家属在接触管路前,也要记得认真洗手。保持患者鼻孔周围、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期用温水轻轻擦拭,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消毒液。如果发现皮肤有红肿、疼痛、渗液等情况,要及时报告。

3.  **定期冲洗,防止“堵塞”:** 营养液在管子里长时间停留,或者管子本身比较细,都可能导致管子堵塞。因此,按照医嘱,在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后,以及输注期间每隔一段时间(比如4-6小时),都需要用温水(温度要合适,后面会讲)冲洗管子,保持管路通畅。冲洗时,要用专门的注射器,缓慢推注,不要用力过猛。如果管子真的堵塞了,不要强行推注,以免将堵塞物推向深处,影响后续处理。

4.  **温度适宜,避免“冰火两重天”:** 营养液的温度对患者的舒适度很重要。太冷了,容易引起肠道痉挛、腹痛、腹泻;太热了,则有烫伤肠道的风险。一般来说,营养液的温度应接近人体体温,大约在37-40℃左右。可以用手腕内侧皮肤感受一下温度,感觉温热但不烫手即可。如果使用输液泵输注,有些泵带有加温装置,可以设定温度。如果没有,可以在营养液袋外包一块温热的毛巾(注意勤更换,保持清洁)。

5.  **速度平稳,切忌“急功近利”:** 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同样需要控制。刚开始输注时,速度要慢,让肠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比如每小时20-50毫升。如果没有不适,可以逐渐增加速度。过快输注容易导致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现在大多使用输液泵来精确控制速度,确保平稳输注。如果患者是自行口服(口服营养补充),也要小口慢咽,不要一次喝太多。

**结语**

肠内营养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它的实施和管理需要我们用心、细心、耐心。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属,了解并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就是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扫清障碍,保驾护航。记住,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医护人员会始终陪伴在您身边,共同守护这条“生命通道”,让营养更好地滋养生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吃出活力!

希望这篇科普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随时可以咨询您的医生或护士。祝您或您的亲友早日康复!

(李雅媛 开封市中心医院 外科重症二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