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高血压中医科普知识你要懂得

2023-10-17 11:5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高血压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发病率也是较高的一种疾病,而且该病目前没有特效药,其症状包括心律失常、耳鸣、头痛、头晕以及身体乏力等,该病在现阶段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水平,一般需要终身服用药物。但是在中医看来,高血压不属于疾病,只是机体存在异常情况之后的一个症状而已。那么我们就来学习下高血压在中医方面的相关知识吧。

高血压的发生在中医方面的阐述

中医学上是没有高血压这一疾病的,认为高血压只是肝阳上亢的一种病症,采用西医的话语就是机体细小血管出现收缩造成血压升高的一种情况,可造成机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头痛、夜尿增多、记忆力减退、乏力、四肢麻木、胸闷以及心悸等症状。以上的某些症状不是因为高血压造成的,而是神经系统紊乱的结果。从西医研究来看,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血压的高低之间是没有关系的,从中医理论方面来看,高血压是下元亏损和肾亏之后表现的阳气上涌、上实下虚的一种病症。中医学的治疗原则是标本兼治,高血压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机体内瘀血和痰浊等病理性的异常状况,可引起气血、经络的运行不畅,导致肝阳上亢的情况。

高血压在中医方面的治疗方式

对于高血压,中医方面的两种治疗方式是养阴养肝肾和化瘀化痰,通经络,降气归根。血压上升和下降是机体的自我调节行为,如在生气、运动、激动以及喝酒时可引起血压的升高,在休息、静坐时血压会降低。但若是正常状态血压处于升高的情况,表示身体存在疾病了,但这个病不是血压的升高和降低,而是身体的其他病症引起了血压的升高或者降低。其真正的病因在肝胆。中医历史悠久,经临床可知高血压的治疗处方较多,但疗效均存在局限性,只是对个人患者有效,大部分的患者是没有效果的,其原因是没有明确高血压的发病本质。肝胆火旺的人其患有高血压的几率较高,研究显示,这是因为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患者为高血压人群的三分之一。肝胆火旺的病因较多,其存在火性上炎的情况,人在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运动等情况之后容易上火,进而头昏脑涨,造成血压的升高。再就是血虚血量不足的人,中医上常会血虚,使机体血总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每天的正常活动,这与贫血是不一样的。血虚的人首先会确保机体的正常需求,但是不能满足肢体末端的输送,这就会造成肢体末端功能的异常,引起身体不舒服的情况,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就是加压泵血,进而血压就会存在升高的情况。最后是气虚的人,中医上讲究的是气能行血,气不足则会引起血液流动不畅,肢体末端的缺血情况更为显著,其会发出求救信号,进而使心脏加压,引起血压升高。

结束语

在了解了高血压之后,需要注意心情、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情况,调整自身的生活状态,减少血压的升高。

(刘松林 永城市太丘卫生院 中医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