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检查对于确保母婴健康至关重要,其中超声检查和唐氏筛查(唐筛)是两项常见的产前筛查手段。此外,无创产前DNA检测(NIPT)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也在产前筛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探讨孕期超声是否能取代唐筛,以及NIPT与超声之间的互补关系。
一、孕期超声与唐筛的区别与联系
孕期超声检查是一种通过高频声波对胎儿进行成像的技术,能够观察胎儿的外观结构、器官发育以及胎盘和羊水的状况。超声检查在孕期被广泛应用,不仅用于常规产检,还用于筛查胎儿是否存在结构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唇腭裂等。
唐氏筛查则是通过抽取母体血清,检测甲型胎儿蛋白、绒毛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等物质的浓度,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信息,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唐筛的准确率虽然高达60%-70%,但并不能确诊,只能作为风险评估的依据。
超声检查与唐筛在孕期筛查中各有侧重,不能相互取代。超声检查主要看胎儿外观是否有畸形,而唐筛则是评估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二者可以互为补充,共同为筛出胎儿异常提供有力支持。在进行唐筛前,通常建议先行超声检查,以排除外观异常后再进行唐筛,这样可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
二、NIPT与超声的互补关系
无创产前DNA检测(NIPT)是一种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游离DNA进行高通量测序的技术,能够分析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NIPT具有无创、安全、准确率高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高龄孕妇、有不良孕产史或家族遗传病史的孕妇。
NIPT与超声在产前筛查中具有显著的互补关系。超声检查能够直观地观察胎儿的外观结构和器官发育情况,但对于染色体异常等内部遗传问题则无能为力。而NIPT则能够准确地检测出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普氏症等。
在实际应用中,超声检查与NIPT的结合可以显著提高产前筛查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例如,在高龄孕妇的产前筛查中,超声检查可能发现一些软指标异常或结构异常,但这些异常并不一定意味着胎儿存在染色体问题。此时,结合NIPT进行检测可以进一步确认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和干预。
另一方面,NIPT虽然准确率高,但也不能完全取代超声检查。因为NIPT只能检测染色体层面的异常,对于胎儿的结构异常、器官功能异常等问题则无法直接判断。因此,在进行NIPT筛查后,如果结果提示高风险或存在其他疑虑,通常还需要结合超声检查进行进一步确认和评估。
三、实际应用中的考虑因素
在进行孕期筛查时,孕妇和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案。对于一般孕妇而言,常规的超声检查结合唐筛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筛查需求。但对于高龄孕妇、有不良孕产史或家族遗传病史的孕妇而言,可能需要考虑进行更高级别的筛查方案,如结合NIPT进行检测。
此外,还需要注意不同筛查方法的局限性和风险。例如,羊水穿刺和绒毛取样等确诊性检查虽然准确率高,但存在一定流产风险,需要严格评估适应症和禁忌症。而NIPT虽然无创安全,但价格相对昂贵,且无法覆盖所有染色体异常。
综上所述,孕期超声与唐筛及NIPT在产前筛查中各具特色、各有侧重。超声检查主要看胎儿外观结构,唐筛评估染色体异常风险,而NIPT则能够准确检测出染色体层面的异常。三者之间不能相互取代,但可以互为补充、共同提高产前筛查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在实际应用中,孕妇和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案,并充分考虑不同筛查方法的局限性和风险。通过科学合理的产前筛查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实现优生优育的目标。
(商贺婕 驻马店巿中心医院 超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