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心肺血管疾病,患者的肺部动脉压力异常升高,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呼吸困难、乏力等一系列症状。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而言,运动是一把双刃剑,既不能盲目地避免运动,也不能毫无顾忌地进行剧烈运动,掌握正确的运动方式和强度至关重要。
适度运动对肺动脉高压患者有着诸多益处。从生理层面来看,合理的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通过有规律的运动,患者的心脏肌肉得到锻炼,心肌收缩力增强,有助于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使心脏能够更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全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肺动脉高压带来的心脏压力。同时,运动可以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肺泡的通气量,提高气体交换效率,改善身体的缺氧状况,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例如,一些患者在坚持适度运动后,发现自己在日常活动中呼吸更加顺畅,耐力也有所提升。
从心理角度出发,适度运动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可能会因为疾病的不确定性、对身体功能的担忧而陷入消极情绪中。运动可以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被称为“快乐激素”,能够让人产生愉悦感和放松感,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和康复。
然而,肺动脉高压患者在运动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首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患者不能突然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而应该从低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间和强度。比如,最初可以从每天散步几分钟开始,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强,慢慢延长散步时间,再过渡到稍微快走等运动形式。这样可以让身体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避免因运动过度而加重身体负担。
其次,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同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不同,因此运动方式也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较为适合的运动包括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患者可以在平坦、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步伐速度和行走距离。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注重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能够帮助患者调节气息、增强体质,同时对关节的压力较小。瑜伽则通过各种体式和呼吸练习,有助于伸展身体、放松肌肉、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但患者在练习瑜伽时应避免过度弯腰、扭转等可能对身体造成较大压力的动作。
在运动过程中,患者还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呼吸困难加重、胸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采取休息等措施。此外,患者最好在医生或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他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提供更科学、合理的运动建议,包括运动的频率、强度和时间等。
总之,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适度锻炼是有益健康的,但一定要讲究方法。通过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运动,患者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运动改善心肺功能、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为抗击肺动脉高压增添一份力量,在与疾病的斗争中更好地前行,走向更健康的生活状态。
(吴朱花 河南省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