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用药过程中,退烧药剂量的准确计算至关重要。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相对较弱,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与成人有所不同。如果退烧药剂量不准确,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延误病情;或者剂量过大,又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对孩子的身体造成损害。那么,儿童退烧药剂量究竟是按年龄计算还是按体重计算呢?
按年龄计算儿童退烧药剂量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尤其适用于止咳药水剂等。这种计算方式通常是每次每岁 1ml,最多每次 10ml。不过,这种方法的缺点也较为明显,它相对比较粗糙,没有充分考虑到儿童身体机能随着年龄增长的复杂变化,只是一个初步的估算。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身体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能力差异较大,仅仅依据年龄来计算剂量,难以保证用药的精准性。例如,同样是 5 岁的儿童,由于体重、身体发育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对退烧药的需求可能并不相同。
相比之下,按体重计算儿童退烧药剂量更为常用和准确。多数药物说明书会标注每公斤体重的毫克数,例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每日剂量为 10mg/kg。以一个 30kg 的儿童为例,其单次剂量为 300mg。这种方法考虑到了儿童体重这一重要因素,因为体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儿童的身体大小和药物代谢能力。体重较大的儿童,通常需要更多的药物来达到治疗效果;而体重较小的儿童,则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不过,在按体重计算时,也需要注意年龄因素的影响。年龄小者,可取其药量中间值或高值计算;年龄越大,剂量应取药量范围的低值计算,但不能超过成人剂量。
除了按年龄和按体重计算外,还有一种按体表面积计算的方法。药量按体表面积计算,科学性强,给药准确,但因计算较复杂,临床应用较少。其计算方式为:体重在 30kg 以下者,体表面积(m²)= 体重(kg)×0.035 + 0.1;体重 30kg 以上,每增加 5kg,体表面积增加 0.1m²。小儿剂量 = 小儿体表面积(m²)÷1.75m²×成人剂量。这种方法综合考虑了儿童的身高、体重等因素对身体代谢药物能力的影响,能更准确地反映儿童与成人之间药物剂量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根据小儿体重计算药物剂量的方法。这是因为体重是一个相对容易测量且较为稳定的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儿童的身体状况和药物需求。同时,家长在家庭护理中,也更容易根据孩子的体重来准确掌握用药剂量。
然而,无论采用哪种计算方法,都必须强调任何剂量调整都需专业医师指导,家长切勿自行更改治疗方案。在给儿童使用退烧药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退烧药使用需间隔 4 - 6 小时,24 小时内不超过 4 次。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最大日剂量为 60mg/kg,分 4 - 6 次服用。家长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同时,要建立家庭用药档案,记录每次用药反应及检查结果,保留用药清单便于急诊时提供完整用药史。一旦孩子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就医。
总之,儿童退烧药剂量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能简单地按年龄或体重单一标准来计算。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才能确保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
(陈仙丽 兰考县第一医院 药学部 主管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