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肺癌患者的营养饮食:为康复搭建 “能量防线”

2025-05-08 13:5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肺癌治疗过程中,手术、放化疗等手段常会引发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下降等问题,而肿瘤本身的高消耗特性又会加速身体衰弱。科学的营养饮食能帮助患者维持体力、增强免疫力,甚至提升治疗耐受性。以下从营养需求、分阶段策略、常见问题应对等方面,为肺癌患者提供实用饮食指导。

一、肺癌患者的核心营养需求

肺癌患者的身体处于 “高消耗、低储备” 状态,营养补充需抓住三个关键维度:

热量:维持体重的基础

肿瘤细胞会无序争夺身体能量,患者每日热量需求比健康人高 20%-30%。体重下降超过 5% 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甚至被迫中断治疗。建议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热量来源,如杂粮饭、全麦面包、南瓜等,既易消化又能稳定供能。食欲差时可在正餐外加食藕粉、营养粥等,保证每日热量不低于 2000 千卡(约相当于 500 克米饭 + 300 克肉类 + 500 克蔬菜的热量总和)。

蛋白质:修复组织的 “建材”

手术会造成组织损伤,放化疗会破坏正常细胞,蛋白质正是修复这些损伤的关键。肺癌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 1.2-1.5 克 / 公斤体重(例如 60 公斤患者每天需 72-90 克)。推荐选择 “好消化的优质蛋白”,如清蒸鱼(刺少的鲈鱼、龙利鱼)、蛋花汤、豆腐脑、酸奶等,避免油炸肉类给肠胃增加负担。

微量营养素:免疫防线的 “加固剂”

维生素 A 能保护呼吸道黏膜,维生素 C 可增强白细胞活性,锌元素有助于伤口愈合 —— 这些营养素对肺癌患者尤为重要。深绿色蔬菜(如菠菜、芥兰)、橙黄色果蔬(胡萝卜、芒果)富含 β- 胡萝卜素(维生素 A 前体);猕猴桃、青椒是维生素 C 的优质来源;牡蛎、南瓜籽则是锌的良好载体。建议每天吃够 500 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和 200 克水果,通过天然食物获取微量元素,比依赖补充剂更安全。

二、分阶段饮食策略

不同治疗阶段的身体状态差异明显,饮食方案需灵活调整:

治疗期:优先保证 “能吃进去”

化疗期间常出现恶心呕吐,可采用 “少量多餐” 模式,每天分 5-6 餐,避开治疗前后 1-2 小时进食。食物选择上,以清淡流质为主,如山药小米粥(健脾养胃)、蒸蛋羹(细腻好消化)、蔬菜泥(打碎后减少刺激)。若吞咽时喉咙灼痛(放疗常见反应),应避免过烫(超过 50℃)、辛辣或粗糙食物,改为温凉的软食,如肉末蔬菜粥、豆腐羹等,减少对黏膜的摩擦。

康复期:侧重 “营养均衡 + 功能调节”

治疗结束后,需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保持高蛋白、高纤维特点。可增加全谷物(如燕麦、藜麦)和杂豆,其富含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代谢废物。同时,适量摄入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物,如蓝莓(含花青素)、西兰花(含萝卜硫素)等,帮助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烹饪方式上多采用蒸、煮、炖,少用煎、炸,避免高温产生的有害物质。

三、避开饮食误区,筑牢营养防线

肺癌患者常陷入一些饮食误区,需及时纠正:

误区一:“怕滋养癌细胞而刻意节食”

肿瘤细胞的生长不受身体营养状态影响,即使节食,癌细胞仍会掠夺正常细胞的能量,反而导致患者体力快速下降,无法耐受治疗。正确做法是: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控制总热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肥胖(肥胖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误区二:“依赖补品代替天然食物”

人参、燕窝等补品并非人人适用,例如部分患者服用人参后可能出现上火、失眠等症状。实际上,均衡饮食比单一补品更有效 ——100 克豆腐提供的优质蛋白,并不逊色于同等重量的燕窝,且价格更亲民。如需使用补品,应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根据体质选择。

误区三:“完全忌口,不敢吃肉类”

肉类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只要选择瘦肉(如去皮鸡胸肉、瘦牛肉)并合理烹饪(如煮、炖),完全可以适量食用。相反,长期素食易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免疫力恢复。

肺癌患者的营养饮食核心是 “个体化”—— 需根据年龄、体重、治疗反应等调整方案。建议定期咨询医院营养科,让专业人士制定专属饮食计划,为康复之路注入持续动力。记住,每一餐的科学搭配,都是在为身体积蓄对抗疾病的力量。

(庞丽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