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痛经加重?警惕子宫腺肌病的信号

2024-12-05 12:0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许多女性朋友或许都曾经历过月经期的不适,其中痛经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大多数人会将其视为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选择默默承受或依赖止痛药来缓解。然而,当痛经逐渐加重,伴随着月经量的增多或非经期出血等症状时,这可能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子宫腺肌病。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揭开子宫腺肌病的神秘面纱,了解它的成因、症状以及如何应对。

一、子宫腺肌病:不为人知的“隐形杀手”

子宫腺肌病,顾名思义,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这是一种常见于30至50岁女性的妇科疾病,虽然并非恶性肿瘤,但其带来的痛苦和影响却不容小觑。由于该病症在初期往往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直到痛经等症状加剧时才引起患者的注意。

子宫腺肌病的具体成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子宫损伤、高雌激素水平和遗传等因素有关。例如,多次分娩、人工流产或刮宫等手术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细胞有机会侵入肌层;而长期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也可能促进子宫内膜细胞的异常增殖。

二、痛经加重:子宫腺肌病的典型信号

痛经,作为子宫腺肌病最常见的症状,其程度往往远超普通痛经。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腹部持续性或周期性的剧烈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在月经前一周开始,持续到月经结束,有时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子宫腺肌病引起的痛经通常会逐渐加重,而非自行缓解。

除了痛经,子宫腺肌病还可能伴随以下症状:

-月经量增多:由于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导致出血量增多,经期延长。

-非经期出血:部分患者可能在两次月经之间出现不规则出血。

-子宫增大:子宫腺肌病会导致子宫体积增大,腹部可触及包块,并伴有压迫症状,如尿频、尿急等。

-不孕:子宫腺肌病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或流产。

三、面对子宫腺肌病:积极应对,科学治疗

面对子宫腺肌病的威胁,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B超、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确诊。

在治疗方面,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生育需求以及病变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有生育需求或接近绝经期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口服孕激素类药物,GnRH_a或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治疗,以缓解症状,缩小子宫体积。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停药后的复发风险。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无生育需求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切除术和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等。其中,子宫切除术是根治性手术,但会剥夺患者的生育能力;而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则旨在保留子宫,但术后有复发风险。

-介入治疗:近年来,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介入治疗方法逐渐兴起,通过阻断子宫动脉的血液供应,使腺肌病病灶缺血坏死,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同样存在复发风险。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子宫腺肌病与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等因素有关,可采用中药内服、针灸、艾灸等方法进行调理,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为治疗原则。但中医治疗需个体化,且疗效因人而异。

四、预防与保健:关爱自己,从日常做起

除了积极治疗外,预防与保健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女性朋友们降低子宫腺肌病的风险:

-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减少人工流产、刮宫等手术次数,保护子宫内膜。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妇科问题。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五、结语:重视身体信号,守护女性健康

子宫腺肌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但其带来的痛苦和影响却不容忽视。作为女性,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一旦发现痛经加重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同时,通过积极的治疗与预防保健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子宫腺肌病的风险,守护自己的健康与幸福。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女性健康加油!

(侯娜娜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妇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