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方面
·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摄取,以防血脂升高,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 增加蔬果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排便增加心脏负担。
· 限制盐的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以减轻心脏负担。
· 选择健康饮品:多喝白开水,适量饮用淡茶,少喝含糖饮料、咖啡等。
运动方面
· 选择合适运动: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可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但避免剧烈运动。
· 注意运动强度:运动强度要适中,一般以运动时心率不超过“170-年龄”为宜,运动过程中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 做好运动准备:运动前进行热身,运动后进行放松,避免突然剧烈运动或突然停止运动,引发心血管意外。
生活习惯方面
· 规律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心脏得到充分休息。
· 戒烟限酒: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坚决戒烟;尽量少饮酒,如需饮酒,白酒每日不超过50毫升,葡萄酒不超过100毫升,啤酒不超过300毫升。
· 注意保暖:寒冷天气时,注意保暖,避免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绞痛发作。
用药方面
· 严格遵医嘱服药:按时、按量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病情恶化。
· 关注药物副作用:了解所服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有胃肠道不适、出血等症状,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出现肌肉疼痛、肝功能异常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情绪管理方面
· 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
· 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有助于减轻精神压力,降低心脏负荷。
疾病监测方面
· 自我症状监测: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是否有心绞痛发作,发作的频率、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是否有改变。若心绞痛发作频繁、程度加重、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不缓解,或伴有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可能发生了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
· 家庭设备监测:有条件的可在家中备有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定期测量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并记录,以便了解病情变化,为就医提供参考。
定期复查方面
· 明确复查时间: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要进行复查,之后每年复查一次,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 重视复查项目:复查内容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脂、血糖、血压等,必要时可能还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孟哲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