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衰患者夏日生存手册,防脱水也要防“水过头”

2025-08-01 09:5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夏日炎炎,对于心衰患者而言,这个季节既带来了挑战,也隐藏着风险。心衰,即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泵血,导致体内水分和盐分代谢异常。在夏季,心衰患者不仅要防大量出汗造成脱水,更要警惕“水过头”,即水分摄入过多带来的风险。

科学管理水分摄入

心衰患者的水分摄入需要科学管理,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过多的水分摄入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甚至可能引发肺水肿、心衰急性发作等严重并发症。而过少的水分摄入则会导致脱水,影响身体正常代谢,同样不利于病情控制。

每日总水量控制

稳定期且排尿量正常的心衰患者,每日的总水量建议控制在1000毫升左右,不过具体数值也需根据体重、心功能分级、24小时实际出入量等因素动态调整。例如,60公斤的稳定期且排尿量正常的心衰患者,每日饮水量建议不超过1500毫升。夏季出汗多时,可适当增加200至300毫升的饮水量。

少量多次饮水原则

喝水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不超过100毫升。晨起后先喝50毫升温开水湿润喉咙,间隔2小时再补充100毫升。上午9点至下午5点间,每2小时饮用100毫升。睡前3小时应减少饮水,以预防夜间呼吸困难。运动后补水也需特别注意,散步30分钟可补充50毫升,中强度活动后应分3次补水,每次间隔15分钟。

水分来源全面记录

心衰患者需注意,水分摄入不仅包括饮用水,还包括汤粥、水果等所有液体。例如,500克西瓜约含150毫升水分,需计入总饮水量。因此,患者在记录饮水量时,应全面考虑所有水分来源。

监测身体信号,及时调整

心衰患者应密切关注身体信号,如嘴唇干裂、尿量减少等可能是缺水的表现,而胸闷加重、下肢水肿等则可能是水分摄入过多的信号。此时,及时联系主治医生调整容量管理计划。

尿量与体重监测

监测尿量是判断水分摄入是否合适的重要指标。24小时尿量应保持在1000毫升以上且颜色淡黄。此外,体重变化也是需重点关注的内容。正常饮食状态,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提示水分潴留,建议每日晨起空腹称重,穿相同衣物保持测量准确。

特殊情况处理

在高温天气外出时,心衰患者应随身携带100毫升喷雾瓶进行口腔湿润,以防脱水。发烧时,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饮水量需增加100毫升/天。血钠低于135mmol/L时,需遵医嘱调整盐分摄入,必要时使用限水方案。

结合药物治疗与饮食控制

心衰患者的饮水管理需与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相结合。利尿剂服用期间,患者需注意补钾,黄色的水果含钾量相对较高。低盐饮食要求每日钠摄入低于2000mg,避免腌制食品。建议与营养师共同制定个性化方案,定期复查心功能指标,根据BNP数值变化调整。

家属的监督与协助

心衰患者的家属在水分摄入控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家属应帮助患者记录每天的水分摄入量,提醒患者注意控制饮水。在准备食物时,家属也可考虑食物的含水量,合理安排饮食。此外,家属还需监督患者按时服药,避免自行减量或停药。

总结

夏日对于心衰患者而言,是一个既需防脱水又要防“水过头”的季节。通过科学管理水分摄入、密切监测身体信号、及时调整饮水计划以及结合药物治疗与饮食控制等措施,心衰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夏季挑战,保持病情稳定。同时,家属的监督与协助也是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心衰患者的夏日健康保驾护航。

(王皓 洛阳市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