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不是病,而是心脏正常的生理现象
窦性心律的定义与原理:
窦性心律是指由心脏右心房上的窦房结发放冲动所形成的心律。窦房结是心脏搏动的最高“司令部”,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这些电流按照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维持心脏有规律且稳定的跳动,确保心脏以稳定且有力的节奏跳动,从而有效地泵送血液至全身各个部位,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
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范围
正常情况下,窦性心律的频率为每分钟60至100次,但这一范围并非绝对。例如25%的青年人心率可能在每分钟50至60次,而6岁以前的儿童心率可能超过每分钟100次,初生婴儿的心率甚至可达每分钟100至150次,这些变化均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窦性心律的适应性
窦性心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根据身体的生理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在剧烈运动时,窦性心律会相应加快,以增加心脏的泵血量和氧气供应,满足肌肉对能量的需求;而在休息或睡眠状态下,窦性心律则会减慢,以节省能量。
窦性心律异常情况
当窦房结发生病理性改变时,就可能导致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以及窦性停搏等类型。这些异常心律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如心悸、胸闷、头晕、黑矇、疲劳乏力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孟哲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