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管理的漫漫长路上,谣言如同绊脚石,让不少患者走了弯路。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那些年我们信过的糖尿病谣言TOP5的神秘面纱,还大家一个清晰的认知。
谣言一:年轻人不会得糖尿病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糖尿病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与它绝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表明,90后已成为糖尿病的高发人群。超重、血脂高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年轻人,从10岁起就应该每年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糖尿病的诊断并非只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或随机血糖达到一定标准也可确诊。所以,年轻人可不能掉以轻心,定期体检是关键。
谣言二:有遗传才会得糖尿病
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患病几率确实会比普通人高一些,但并非一定会患病。遗传因素只是糖尿病发病的一个方面,肥胖、精神压力大、激素和口服避孕药等药物因素都会影响糖代谢。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家族遗传史,如果不注意生活方式,也可能被糖尿病“盯上”。我们不能把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简单归结为遗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预防的关键。
谣言三:糖尿病是绝症,好烦人
一听到糖尿病,很多人就焦虑不已,觉得这是绝症,没有合适的治疗方法。其实,糖尿病虽是终身性疾病,目前还不能根治,但它是可控的。只要血糖控制理想,患者的预期寿命与正常人没有差异。良好的心态不仅有利于控制血糖,还能提高生活质量。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必过度悲观,积极面对,科学治疗才是正道。
谣言四:控糖就是少吃东西
饮食管理确实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但过分限制饮食,不仅不会平稳降糖,还会导致低血糖、营养不良及抵抗力下降等问题。糖友在控制饮食时,必须保证每日营养的摄入,合理搭配食物,控制总热量。不能为了降糖而一味少吃,否则身体会吃不消。科学的饮食管理应该是既控制血糖,又保证营养均衡。
谣言五:胰岛素会上瘾,用了就停不了
这是糖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最常见的谣言。不少病人因听信这个谣言而延误治疗。实际上,胰岛素绝对不会成瘾。对于早期患者,注射一段时间胰岛素可以很好地保护胰岛功能,使胰岛休息并得到恢复,此后可根据病情改为口服药甚至单纯饮食运动就可获得满意的控糖效果。而一些患者看到的使用胰岛素治疗且并发症不断出现的情况,往往是因为他们不听从医生建议,拖延胰岛素治疗,等到口服药物完全失效、并发症本身就已经出现时才开始注射胰岛素,此时并发症已不可逆转。
在糖尿病管理的道路上,我们要擦亮眼睛,不被这些谣言所迷惑。只有正确认识糖尿病,科学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享受健康的生活。让我们把这些谣言抛在脑后,用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与糖尿病“和平共处”。
(任珊珊 唐河县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