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退烧药交替吃效果好?儿科医生:这个操作很危险!

2023-05-24 11:4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孩子发烧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难题,看着宝宝小脸通红、浑身滚烫,家长往往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把体温降下来。于是,有些家长会采取"交替使用退烧药"的方法,比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轮换服用,认为这样能更快退烧。但儿科医生却警告:这种做法不仅不科学,还可能带来严重风险! 

一、为什么家长喜欢交替使用退烧药?

很多家长之所以交替使用退烧药,通常是基于以下想法: 

担心单一药物效果不够:觉得一种药退烧慢,两种药轮流用能更快降温。 

害怕药物过量:认为交替使用可以减少单种药物的摄入量,降低副作用。 

受网络或亲友经验影响:某些育儿群或长辈可能推荐这种做法,导致家长误以为这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然而,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儿科学会(AAP)等权威机构均明确指出:不推荐交替使用退烧药,除非在特殊情况下由医生指导。 

二、交替使用退烧药的潜在风险

1. 增加药物过量风险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途径不同,但两者都有严格的剂量限制。交替使用时,家长容易记错用药时间和剂量,导致: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可能造成肝损伤,严重时甚至导致急性肝衰竭。 

布洛芬过量:可能引起胃出血、肾脏损伤等问题。 

2. 掩盖真实病情

发烧是身体对抗感染的正常反应,盲目交替用药可能让体温降得太快,反而掩盖病情,延误医生对感染严重程度的判断。 

3. 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两种药物同时或交替使用,可能增加胃肠道刺激、过敏反应等副作用的发生率。 

4. 孩子可能更不舒服

频繁换药可能导致体温波动过大,孩子可能出现寒战、出汗过多、脱水等情况,反而加重不适。 

三、正确的退烧药使用指南

1. 6个月以下婴儿:慎用退烧药

3个月以下:发烧超过38℃需立即就医,不要自行用药。 

3-6个月: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不推荐布洛芬。 

2. 6个月以上儿童:选择一种退烧药

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适用于大多数孩子,间隔4-6小时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布洛芬(美林):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间隔6-8小时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3次。 

注意: 

不要同时使用两种退烧药! 

如果一种药物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另一种,而不是交替使用。 

3. 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即使正确使用退烧药,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也要及时看医生: 

3个月以下婴儿发烧≥38℃ 

持续高烧(39℃以上)超过24小时 

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皮疹等伴随症状 

退烧后仍然哭闹不安、拒绝进食 

四、比退烧药更重要的护理措施

退烧药只是缓解症状,真正帮助孩子恢复的是正确的护理: 

1. 保持适当补液

发烧会加速水分流失,要少量多次给孩子喝水、母乳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2. 合理物理降温

温水擦拭:用32-34℃的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 

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可能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 

3. 穿着适度

不要捂汗!适当减少衣物,保持室温舒适(24-26℃)。 

4. 保证休息

发烧时孩子需要更多睡眠来恢复体力,避免剧烈活动。 

五、儿科医生的忠告

退烧不是治病,而是让孩子更舒服:体温高低≠病情轻重,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更重要。 

不要盲目追求快速退烧:适当发烧有助于免疫系统对抗感染。 

交替用药是误区,安全用药是关键:除非医生特别建议,否则坚持"一种退烧药"原则。 

结语:科学退烧,避免误区

孩子发烧时,家长焦虑是人之常情,但错误的退烧方法可能适得其反。交替使用退烧药不仅不能提高效果,反而可能带来健康风险。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一种合适的退烧药,按剂量使用,同时做好护理,密切观察孩子的状态。 如有疑问,及时咨询医生,而不是盲目尝试网络偏方。记住,安全用药,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魏建玲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一病区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