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年轻人腰突越来越多?不良姿势是 “隐形推手”

2023-10-14 08:2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骨科门诊的诊室里,26 岁的程序员小林正扶着腰龇牙咧嘴。他最近总感觉左腿发麻,咳嗽时腰背部像被针扎一样疼,检查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且髓核已经压迫到神经根。这样的场景如今越来越常见,据《中国骨科学会 2024 年临床报告》显示,20-35 岁年轻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较十年前增长了 73%,其中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是主要诱因。

腰椎间盘就像椎体之间的 “弹性垫片”,由坚韧的纤维环和富含水分的髓核组成。正常情况下,它能缓冲脊柱压力、维持活动度。但当椎间盘长期承受异常压力时,纤维环会逐渐磨损破裂,髓核从破损处突出,压迫周围神经,引发疼痛、麻木甚至肌肉无力 —— 这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病理过程。

年轻人的腰椎本应处于黄金状态,为何频频 “亮红灯”?答案藏在日常的不良姿势里。办公族久坐时习惯性弯腰驼背,头部前倾的姿势会让腰椎承受额外压力;学生党趴在课桌上午睡,脊柱处于扭曲状态;低头族刷手机时,腰部不自觉后凸,椎间盘受力瞬间增加 3 倍。这些看似 “舒适” 的姿势,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腰椎健康。

久坐成疾:办公椅上的健康陷阱

某健康机构对 500 名白领的追踪调查发现,每天坐姿超过 8 小时的人群,腰突风险是常人的 4.2 倍。标准坐姿要求腰部挺直、膝盖与臀部同高,但现实中,多数人会逐渐滑向椅背,腰部悬空形成 “C” 形弯曲。这种姿势使腰椎间盘后部压力骤增,长期如此会导致纤维环弹性下降。

更危险的是 “葛优躺” 式坐姿,看似放松,实则让腰椎失去支撑,椎间盘受压不均。有研究显示,这种姿势下腰椎承受的压力比直立站立时高出 60%。加上久坐时腹部核心肌群松弛,无法分担脊柱压力,进一步加速了椎间盘的退变。

低头时代:手机引发的连锁反应

低头看手机时,颈椎承受的压力可达头部重量的 3-5 倍,这种压力会沿着脊柱传导至腰椎。为保持平衡,腰部肌肉会持续紧张,久而久之导致腰肌劳损,进而破坏腰椎的稳定性,增加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每天使用手机超过 5 小时的学生中,有 62% 出现过腰背部不适。睡前躺着刷手机的习惯尤其有害,此时腰椎处于非生理弯曲状态,椎间盘压力持续升高,容易引发慢性损伤。

运动误区:错误锻炼雪上加霜

很多年轻人试图通过锻炼缓解腰痛,却因方法不当加重病情。仰卧起坐会过度弯曲腰椎,增加椎间盘前部压力,容易导致髓核向后突出;负重深蹲时若姿势不正确,会使腰椎承受巨大压力,引发椎间盘损伤。

盲目跟风健身挑战也是常见问题,比如 “平板支撑挑战赛” 中,不少人因核心力量不足,用腰部代偿发力,导致腰部肌肉过度紧张,甚至引发腰椎小关节紊乱。

科学防护:守护腰椎的正确姿势

保持正确的坐姿是预防腰突的关键。办公时应将椅背调至与腰部贴合,膝盖与臀部保持水平,双脚平踩地面,每 30 分钟起身活动 5 分钟,做简单的腰部伸展运动。使用电脑时,屏幕高度应与视线平齐,避免头部前倾。

站立时要保持挺胸收腹,避免长时间弯腰或负重。搬运重物时,应蹲下屈膝,用腿部力量起身,避免弯腰直接用力。选择床垫时,以中等硬度为宜,既能支撑腰椎,又能缓解压力。

康复锻炼:增强腰椎稳定性

核心肌群训练是保护腰椎的基础。平板支撑能有效锻炼腹横肌,每次保持 30-60 秒,每天 3 组;小燕飞动作可增强腰背肌力量,俯卧时双臂伸直,双腿并拢,缓慢抬起上身和下肢,保持 5 秒后放下,每组 10 次。

游泳是最适合腰椎的运动,自由泳和蛙泳能锻炼腰背肌,同时减轻腰椎压力。但需注意避免蝶泳,因其腰部发力较大,可能加重损伤。

及时干预:别让小痛拖成大病

若出现持续腰痛或下肢麻木,应及时就医。早期腰突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缓解,避免病情加重。微创介入治疗适用于中度突出患者,能精准去除突出的髓核组织,缓解神经压迫。对于严重的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仍是有效的解决方式,但术后需长期坚持康复训练,防止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年轻化趋势,是现代生活方式给年轻人敲响的健康警钟。不良姿势的危害如同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腰椎健康。从现在开始,纠正错误姿势,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让我们的腰椎始终保持 “年轻态”,为健康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王利娟 河南省长垣仁济医院 康复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