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耳朵的“平衡感”罢工了?原来眩晕和它关系这么大!

2025-02-06 12:2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你走着走着突然感觉天旋地转?刚起床头晕目眩,以为地球停止了自转?先别急着怀疑人生,其实你可能只是——耳朵罢工了。

等等,耳朵不是用来“听八卦”的工具吗?怎么还负责“平衡”?这就像你以为冰箱只会制冷,结果它还能上网更新系统一样,令人震惊却真实存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耳朵里那个被忽略的“神秘部门”——前庭系统,它可是让你不东倒西歪的幕后英雄!

一、你以为你在“站稳”,其实是耳朵在加班

我们之所以能走路不跌倒、站着不摇晃,不是因为我们练过瑜伽,而是因为耳朵里的前庭系统在默默努力。

这个系统位于内耳深处,包括三个半规管、两个耳石器(椭圆囊和球囊),它们像一个三维导航仪,时时刻刻感知你的身体位置、头部运动和重力方向。

比如你低头系鞋带,前庭立刻上报:“老板低头了!”
你转身接快递,半规管迅速汇报:“头部旋转45度,方向偏右!”
如果这些信息传得不准,你的大脑就会一脸懵:“哈?你说啥?”
于是,世界就开始转了——眩晕就这么来了。

二、眩晕:耳朵发来的“系统异常警告”

我们先搞清楚一个概念:眩晕 ≠ 单纯头晕。

眩晕通常表现为“天旋地转”或“自身旋转”,就像刚从旋转木马上下来那样,是一种强烈的错觉感。

常见的耳源性眩晕有以下几种: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听起来像某种魔法咒语,其实是最常见的一种。
原因是耳石“不务正业”掉进了半规管,就像沙子进了齿轮,动一下头就引发强烈“旋转”。

典型症状:

早上起床转头时突然眩晕

每次发作几十秒,闭眼或不动就缓解

别担心,这种眩晕通常可以通过“耳石复位”操作来治疗,听上去像物理外挂,实际上操作很简单,医生轻轻一转你头,耳石就能“回家”。

2、美尼尔病:

这个名字是不是很“法式浪漫”?其实它发作起来可一点也不浪漫。

特点是:

突发性眩晕

伴有耳鸣、耳闷、听力波动

发作持续时间长达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

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内耳液体压力失调有关。治疗包括低盐饮食、利尿药和药物控制,严重时甚至需要手术。

3、前庭神经炎:

听起来像感冒,但影响的是前庭神经。

通常在病毒感染后突然发作,眩晕非常剧烈,可能持续几天,伴有恶心、呕吐,但听力通常不受影响,这是与其他耳病的重要鉴别点。

三、别总怀疑脑袋,头晕先查耳朵!

不少人一眩晕就紧张兮兮:“我是不是中风了?”
其实,大多数眩晕的“罪魁祸首”是耳朵。

判断是不是耳源性眩晕,医生会做一些简单的小测试:

Dix-Hallpike试验:诱发眩晕和眼震,判断是否BPPV

眼震检查:观察眼球是否出现异常震颤

前庭功能检查:包括冷热刺激试验、动态平衡测试等

当然,如果眩晕伴随言语不清、肢体无力、面瘫等中枢神经症状,那就要高度警惕脑中风、脑肿瘤等中枢性原因了。

一句话总结:脑子没事,耳朵可能“上头”了。

四、日常保养:让耳朵的“平衡员”不罢工

既然前庭这么重要,我们该怎么保养它呢?这里有几个生活妙招:

1、控制情绪,避免压力山大

压力大、情绪波动可能会引起美尼尔病发作。放松心情,别让耳朵陪你“共情”。

2、规律作息,少熬夜

作息紊乱可能干扰前庭系统的自我调节,眩晕悄悄来敲门。

3、饮食清淡,少盐少酒

高盐会加重内耳水肿,酒精则直接“迷晕”前庭,眩晕风险直线上升。

4、注意头部动作

特别是有BPPV病史的人,起床、转头动作要慢,别一跃而起把耳石吓跑。

五、眩晕并不可怕,但“耳根子软”得治!

虽然耳朵里的前庭系统不发出声音,但它一直在努力维持我们的世界平衡。一旦它“请假”,我们就会陷入“天旋地转”的迷茫中。

所以,别再以为耳朵只管听八卦,它其实是你身体的平衡之神。下次再头晕,不妨先问一句:耳朵,你还好吗?

结语:
世界不会真的在转,只是你的耳朵短暂地“失控”了。
关爱耳朵,珍惜平衡,从“不轻视眩晕”开始。

(周换 河南省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