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低血糖宝宝的 “能量警报”:新生儿血糖低了咋办

2024-09-15 17: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新生儿的身体就像一台刚刚启动的小机器,血糖就如同机器运转所需的 “燃料”。一旦血糖过低,这台小机器就可能发出 “能量警报”,出现各种不适。对于新手爸妈来说,新生儿低血糖可能有些陌生,但只要了解它的 “脾气”,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就能及时给宝宝补充 “燃料”,让小机器重新顺畅运转。

一、新生儿血糖为啥会 “偏低”
新生儿的血糖水平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就像一个敏感的 “能量仪表盘”,稍有变动就可能出现数值偏低的情况。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是低血糖的 “高危人群”。他们在妈妈肚子里储存的糖原等能量物质比较少,出生后自身合成能量的能力又比较弱,就像 “燃料储备库” 容量小,很容易出现 “燃料不足” 的情况。

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患有糖尿病,宝宝在子宫内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身体会分泌过多胰岛素来调节血糖。出生后脱离了妈妈的高血糖环境,胰岛素水平却不能及时下降,就会导致血糖快速降低,仿佛 “调节开关” 失灵了一样。

新生儿出生后如果喂养不及时或喂养不足,身体无法从外界获取足够的能量,也会让血糖水平下降。尤其是那些吃奶费劲、吸吮能力弱的宝宝,更容易因为 “进食不足” 而出现低血糖。

此外,新生儿出现缺氧、感染、寒冷损伤等情况时,身体会消耗大量能量来应对这些问题,也可能导致血糖降低,就像机器在超负荷运转时快速消耗 “燃料” 一样。

二、低血糖的 “能量警报” 有哪些信号
1.  精神状态不对劲
血糖低时,宝宝可能会变得精神萎靡,不像平时那样有神采,眼神呆呆的,对周围的声音、光线等刺激反应比较迟钝。平时哭闹有力的宝宝,可能会变得哭声微弱,甚至懒得哭闹,整个人看起来蔫蔫的,像没吃饱饭一样没精神。

2.  吃奶变得费劲
低血糖会让宝宝的吸吮能力下降,吃奶时没力气,含住乳头或奶嘴后吸吮缓慢,吃几口就停下来,甚至拒绝吃奶。这是因为身体缺乏能量,连吃奶这个 “体力活” 都难以完成,就像大人没力气干活一样。

3.  身体出现异常动作
有些低血糖的宝宝会出现身体抖动、震颤的情况,就像打冷颤一样,但并不是因为冷。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惊厥,表现为四肢抽动、眼球上翻、面色发青等,这是身体因为能量严重不足而发出的紧急信号。

4. 体温偏低
血糖不足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导致宝宝体温偏低,手脚摸起来凉凉的,即使包裹得比较严实,体温也不容易升到正常水平,仿佛身体的 “供暖系统” 因为缺 “燃料” 而运转不良。

三、发现低血糖,该如何给宝宝 “补能量”
1.  及时喂养是关键
一旦怀疑宝宝低血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尽快给宝宝喂奶。对于能够正常吸吮的宝宝,要让他们多吃母乳或配方奶,通过进食补充葡萄糖,就像给 “燃料不足” 的机器及时加 “油”。

喂奶时要注意频率和量,可以适当增加喂奶次数,每次让宝宝尽量吃饱。如果宝宝吸吮能力弱,可以用小勺或滴管一点点喂,确保宝宝能摄入足够的奶量。

2. 静脉补充葡萄糖
如果宝宝低血糖比较严重,无法通过口服喂养补充足够的能量,就需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补充葡萄糖。这就像给机器直接连接 “能量管道”,快速提升血糖水平,避免身体因长时间缺能而受到损伤。

静脉补充葡萄糖需要在医院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会根据宝宝的体重和血糖水平调整葡萄糖的浓度和输注速度,确保补充得既及时又安全。

3.  监测血糖变化
在给宝宝补充能量的同时,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了解血糖是否恢复到正常范围。医院会使用专门的血糖仪,通过采集宝宝足跟的少量血液来检测血糖,操作简单快捷,不会给宝宝带来太大痛苦。

监测血糖能帮助判断补充能量的效果,医生会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喂养方式或治疗方案,直到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

四、哪些宝宝需要重点 “盯防” 低血糖
1.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这类宝宝由于自身能量储备和合成能力差,出生后要重点监测血糖,通常在出生后 1 小时内就会进行第一次血糖检测,之后根据情况定期复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2.  母亲有糖尿病的新生儿
妈妈有糖尿病的宝宝,出生后无论体重大小,都属于低血糖的高危对象。出生后要及时监测血糖,即使没有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也需要密切观察,必要时提前进行喂养干预。

3.  有异常分娩史的宝宝
出生时出现窒息、缺氧、难产等情况的宝宝,身体能量消耗大,容易出现低血糖,需要重点监测血糖变化,同时加强喂养,保证能量供应。

4. 喂养困难的宝宝
那些吸吮能力差、吃奶量少、体重增长缓慢的宝宝,也可能面临低血糖的风险,家长要多留意他们的吃奶情况和精神状态,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调整喂养方式。

五、如何预防新生儿低血糖
1. 尽早开奶,勤喂养
宝宝出生后,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应在 30 分钟到 1 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通过早接触、早吸吮促进乳汁分泌,也让宝宝尽早获得能量。之后按照宝宝的需求进行喂养,一般每 2-3 小时喂一次,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奶量。

2.  关注高危宝宝的喂养
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宝宝,如果吸吮能力弱,无法直接吃母乳,可以将母乳挤出后用小勺、滴管或胃管喂养,保证能量供应。必要时,医生会建议使用早产儿配方奶,其能量密度更高,能更好地满足宝宝的需求。

3.  做好孕期保健
妈妈在怀孕期间要积极控制血糖,如果患有糖尿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管理和治疗,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减少宝宝出生后低血糖的风险。同时,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影响宝宝的因素,为宝宝的健康出生做好准备。

4.  注意保暖
新生儿体温过低会增加能量消耗,诱发低血糖。平时要注意给宝宝保暖,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在 22-26℃),宝宝的体温维持在 36-37℃之间,减少因寒冷导致的能量消耗。

六、低血糖宝宝的护理要点
1.  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低血糖的宝宝需要多休息,环境要安静、光线柔和,避免过多的噪音和强光刺激,让宝宝能在舒适的环境中恢复体力,减少能量消耗。

2. 密切观察宝宝状态
家长要多留意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哭声、体温等,记录宝宝的喂养量和排便情况,这些信息能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宝宝的恢复情况。如果发现宝宝出现低血糖的信号,要及时告知医生。

3. 配合医生治疗
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低血糖宝宝,家长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了解宝宝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要点。在宝宝能够出院后,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宝宝复查,确保血糖稳定,避免低血糖再次发生。

新生儿低血糖就像身体发出的 “能量警报”,提醒我们要及时给宝宝补充 “燃料”。只要家长了解低血糖的常见原因和信号,掌握正确的应对和预防方法,密切关注高危宝宝的情况,就能有效降低低血糖带来的风险,让宝宝在充足的 “能量” 支撑下健康成长。记住,及时的喂养和监测是应对低血糖的关键,每一个细心的观察和行动,都在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李婕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