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输血治疗中,血型匹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不匹配的血型可能导致严重的溶血反应,危及患者生命。其中,ABO溶血和Rh溶血是两种较为常见的溶血类型,它们在输血治疗中有着显著的不同。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发现的首个血型系统,包含A、B、O和AB四种血型。这一系统的遗传规律由9号染色体上的三个等位基因控制,分别是A基因、B基因和O基因。其中,A基因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是无效等位基因。由于ABO血型的遗传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每个人的血型由来自父母的基因共同决定。
在输血过程中,如果ABO血型不匹配,就会引发溶血反应。例如,将A型血输给B型血的人,B型血患者体内的抗A抗体就会攻击A型血红细胞上的A抗原,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如发热、寒战、腰痛,甚至肾功能衰竭。同样,将B型血输给A型血的人,也会发生类似的溶血反应。而AB型血的人虽然红细胞上同时有A抗原和B抗原,但体内没有抗A和抗B抗体的混合体,一旦输错血,红细胞同样会被攻击。O型血的人红细胞上没有A抗原和B抗原,但血浆中含有抗A和抗B抗体,因此O型血只能少量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大量输注也可能引发溶血。
与ABO溶血相比,Rh溶血在输血治疗中的情况有所不同。Rh血型系统是另一个重要的血型系统,与临床关系最大的是抗原D、C、c、E、e。其中,D抗原的免疫原性最强,因此将D抗原阳性的人称为Rh阳性,不含D抗原的人称为Rh阴性。在人类Rh血型中,Rh阴性的人特别少,不足千分之一,因此又被称为“熊猫血”。
在输血治疗中,Rh溶血主要发生在Rh阴性患者接受Rh阳性血液时。由于Rh阴性患者体内没有针对D抗原的抗体,首次接受Rh阳性血液时通常不会发生溶血反应。然而,患者体内会产生针对D抗原的抗体,主要是IgG类小分子抗体,这种抗体能通过胎盘屏障。如果Rh阴性患者再次接受Rh阳性血液,或者Rh阴性孕妇怀有Rh阳性胎儿,这些抗体就会攻击Rh阳性红细胞,导致溶血反应。这种溶血反应可能比ABO溶血更为严重,因为IgG抗体能更有效地通过胎盘,对胎儿或再次输血的患者造成危害。
在治疗上,ABO溶血和Rh溶血的处理原则相似,都是尽快停止输血,并采取措施减轻溶血反应的症状。对于ABO溶血,由于症状通常在输血后立即出现,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至关重要。而对于Rh溶血,尤其是发生在孕妇身上的情况,需要更加谨慎地管理,因为溶血反应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在预防方面,对于Rh阴性患者,尤其是孕妇,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如注射Rh免疫球蛋白,以防止抗体产生和溶血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ABO溶血与Rh溶血在输血治疗中有着显著的不同。ABO溶血主要发生在ABO血型不匹配的输血过程中,症状通常在输血后立即出现。而Rh溶血则主要发生在Rh阴性患者接受Rh阳性血液时,症状可能在首次输血后不出现,但在再次输血或孕妇怀有Rh阳性胎儿时可能引发严重溶血反应。因此,在输血治疗中,必须严格进行血型匹配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崔翠云 河南省人民医院 输血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