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说说为啥手脚会 “闹脾气”
脑梗,简单说就是大脑里的血管被堵住了。咱们的大脑就像个精密的指挥中心,每个区域都管着身体不同的活儿,有的管说话,有的管吃饭,而负责指挥手脚活动的区域,一旦因为缺血 “罢工”,手脚自然就不听使唤了。
这时候你会发现,想抬抬胳膊,胳膊像灌了铅;想迈迈腿,腿像粘在地上。别慌,这不是手脚本身坏了,而是它们暂时 “收不到” 大脑的指令,或者收到了也 “执行不力”。这种情况在脑梗后很常见,医学上叫 “运动功能障碍”,但它不是永久性的,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很多人都能慢慢恢复。
二、康复训练得趁早,但别 “蛮干”
很多人觉得,刚脑梗完就得躺平休息,一动不能动。其实不对,只要病情稳定了,康复训练就得赶紧跟上。医生护士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什么时候开始,一般来说,发病后一周到两周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动起来了。
但这里有个大前提:别 “蛮干”。不是说越用力、练得越狠就好得越快。如果方法不对,可能会让肌肉拉伤,甚至养成错误的动作习惯,以后想改都难。就像学走路,一开始姿势错了,后面越走越歪,康复也是一个道理。所以刚开始最好在医生、护士或者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他们会帮你把握力度和方法。
三、床上就能练的 “基础功”
脑梗后初期,可能还下不了床,这时候床上的训练就很关键。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却是在给手脚 “打基础”,让它们慢慢找回感觉。
(一)关节活动不能少
手脚的关节长时间不动,会变得僵硬,就像生锈的合页,想动都动不了。所以每天都要活动各个关节,比如转动手腕、脚踝,弯曲伸直胳膊肘、膝盖。动作要慢,要轻柔,每个关节每个方向都要活动到,每次坚持几分钟,一天来个两三次。
比如活动胳膊,先把胳膊伸直,然后慢慢弯曲手肘,让手尽量靠近肩膀,再慢慢伸直,重复几次。活动腿的时候,也一样,先伸直腿,再慢慢弯曲膝盖,让脚跟尽量靠近臀部。这样能保持关节的灵活性,为以后的活动做准备。
(二)翻身、坐起练平衡
老是躺着也不行,得学着翻身和坐起来。翻身的时候,先用健康的那只手抓住床边的栏杆或者家人的手,健康的腿伸到患侧腿的下面,然后慢慢往健康的一侧翻。这个动作能锻炼腰腹的力量,也能避免长期躺卧导致压疮。
坐起就更有讲究了,先把床头摇高一点,或者在背后垫个枕头,让上半身慢慢坐起来,适应一会儿再试着把腿垂到床边。刚开始可能坐不稳,别着急,旁边可以有人扶着,或者在腰后面垫个靠垫。坐的时间也从短到长,一开始坐个几分钟,慢慢增加到半小时、一小时。
四、站起来后的 “进阶训练”
能下床了,就可以开始练习站立和走路了,这可是康复路上的重要一步。但这一步得走得稳,走得对。
(一)站稳了再迈步
很多人着急想走路,还没站稳就想迈腿,结果很容易摔倒。所以先得把 “站” 这个动作练扎实。可以扶着床边或者助行器,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站直,眼睛看着前方。刚开始可能站不了几秒就晃,没关系,每天练几次,每次能多站一会儿就是进步。
站的时候要注意,别让身体往患侧歪,也别用健康的那侧使劲 “拽” 着身体。可以试着把重心在两只脚之间慢慢移动,这样能锻炼腿部的平衡能力。
(二)走路姿势要正确
学会了站,就可以学走路了。走路的时候,先迈健康的腿,然后把患侧的腿慢慢往前挪,脚尖先着地,再把脚跟放下。胳膊也别闲着,健康的胳膊可以自然摆动,患侧的胳膊如果能动,也尽量跟着一起动,这样身体才能平衡。
一开始可以有人在旁边保护着,或者用助行器帮忙。走的速度别太快,一步一步走稳当。如果走的时候感觉患侧的腿有点 “拖”,可以在脚腕上绑个沙袋,增加点重量,慢慢练习抬腿。
五、手的精细动作 “小练习”
脑梗后,手的活动可能比腿脚更难恢复,拿东西、抓东西都费劲。但手的精细动作很重要,吃饭、穿衣都离不开,所以也得好好练。
(一)从 “抓” 开始练
可以先从抓握大一点的东西开始,比如一个软皮球。把患侧的手张开,慢慢抓住皮球,然后再慢慢松开,重复这个动作。一开始可能抓不住,或者抓不紧,多练几次就会有进步。
也可以用患侧的手去够桌子上的杯子,慢慢把杯子挪到另一边。这个动作能锻炼手的控制能力和手臂的活动能力。
(二)慢慢练 “精细活”
等抓握能力好一些了,就可以练点精细活了,比如捡豆子。把一些豆子撒在桌子上,用患侧的手一个一个捡起来,放到碗里。这个动作有点难,需要耐心,但能很好地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还可以试着用患侧的手系扣子、拉拉链,虽然一开始可能很费劲,但坚持练下去,生活自理能力会慢慢恢复的。
六、康复路上的 “心态调整”
康复是个慢功夫,可能一天两天看不到明显效果,这时候很容易着急、灰心。但你要知道,脑梗后的康复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人的恢复速度都不一样,别跟别人比,跟自己比就行。
今天能多站 10 秒,明天能多走一步,后天手能多抓住一个东西,这些都是进步。把这些小进步记下来,每天看看,就会有动力。
也别因为练得累了就放弃,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别硬撑。保持好的心态,积极配合训练,比啥都重要。家人的鼓励也很关键,家人多陪陪,多夸夸,康复路上就不会觉得那么孤单。
七、日常护理的 “加分项”
除了专门的康复训练,日常护理也能帮上不少忙,让康复之路更顺利。
(一)营养得跟上
身体恢复需要能量,所以得吃得有营养。多吃点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瘦肉、鱼虾,还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别吃太油腻、太咸的东西,这些对身体恢复不好。
(二)保证充足睡眠
休息好了,身体才有精力去恢复。每天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中午也可以小睡一会儿。睡眠质量不好的话,可以试试睡前泡泡脚,听听轻柔的音乐,帮助入睡。
(三)预防并发症
脑梗后活动少,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深静脉血栓、肺炎等。所以除了康复训练,还要多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也可以按摩患侧的腿脚,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
八、啥时候得找医生帮忙
康复训练的时候,如果出现一些情况,可别自己扛着,得赶紧找医生或者护士。比如训练的时候突然头晕、心慌、胸闷,或者手脚出现肿胀、疼痛加剧,这时候就得停下来,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还有,如果发现自己的动作越来越不自然,或者练了很久都没有进步,也可以找医生看看,是不是需要调整训练方法。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给出更合适的建议。
脑梗后手脚不听使唤确实让人着急,但只要找对方法,坚持训练,大部分人都能慢慢恢复。从床上的小动作到下床走路,从抓不住东西到能自己吃饭穿衣,每一步都是在向健康靠近。别着急,慢慢来,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冯小芹 河南省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主管护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