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这种事,就像讨厌的闹钟——该停的时候不停,不该响的时候偏偏叫得震天响。尤其是支气管一旦发炎,就像脾气上来了的老爷子:动不动就“咳两声”表示不满,轻则影响睡眠,重则胸口像有只小猫挠。很多人一咳就是半个月,连邻居家的狗都记住了你的“咳声”。
那支气管到底为什么“上火”?简单来说,它就是气道的“保安队长”,平时负责过滤灰尘、挡住细菌。但要是空气干燥、吸入刺激物、受凉感冒或长期吸烟,这个保安队长就会发火,变得敏感、发炎,咳嗽就此登场。
好消息是,有一些日常小习惯,能帮支气管“降火消炎”,让它重新冷静下来。
1、晨起一杯温水——给支气管“洗个澡”
很多人起床第一件事是刷手机,其实支气管更希望你先喝口温水。
一夜睡眠后,呼吸道像经历了一个“沙漠之夜”,黏膜干燥,纤毛运动也变慢。温水能立刻滋润喉咙和气管,稀释痰液,让“保安队长”第一时间活跃起来,把夜间积的灰尘和细菌冲走。
小贴士:
水温40℃左右最佳,不烫不凉。
喜欢加柠檬片的可以加,但咽喉发炎期最好少酸,以免刺激。
2、一日三次“蒸脸”——给气道做个桑拿
别以为蒸脸只是美容院的项目,对支气管同样有好处。热蒸汽能直达上呼吸道,帮助湿润黏膜、松解浓痰,还能缓解刺激性咳嗽。
做法很简单:
煮一壶热水(注意安全),倒入大碗里。
头用毛巾罩住,慢慢吸入蒸汽,5-10分钟即可。
如果想加点料,可以放几片薄荷叶或洋甘菊,既舒服又有轻微消炎作用。
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嗓子像下了小雨,舒服很多。
3、“咳嗽饮食”——别让支气管继续受气
支气管发炎时,饮食也要讲究。某些食物会火上浇油,比如:
辛辣油炸:会直接刺激气道黏膜,加重咳嗽。
冰冷饮品:降低局部免疫力,让炎症难恢复。
太甜的点心:糖分可能促进痰液增多,让咳嗽更粘人。
那吃什么好呢?
温热软食:如燕麦粥、鸡蛋羹、南瓜汤,减少咀嚼负担,又温润。
多维C食物:橙子、猕猴桃、草莓等,帮助抗炎修复。
温蜂蜜水:蜂蜜有天然润喉作用(但1岁以下宝宝不能喝)。
4、“拍背排痰”——帮支气管做个大扫除
有痰却咳不出来时,就像嗓子里住了个不交房租的租客,天天惹你心烦。这时可以试试拍背排痰——
让患者坐着或趴着,身体稍微向前倾。
双手空心,从下往上轻轻拍击背部肺区(尤其是肩胛骨下方)。
一次3-5分钟,一天2-3次。
这种方法能让痰液从深部松动、移动,利于咳出。配合多喝温水,效果更佳。
5、晚间“空气加湿”——别让支气管干到冒烟
晚上睡觉时,室内空气干燥会让气道黏膜像裂开的土地,更容易被灰尘和细菌“入侵”。尤其在秋冬开暖气时,湿度往往低到30%以下——支气管分分钟就能被干到发火。
解决方案:
在卧室放加湿器,保持湿度在50%-60%。
没加湿器?床头放一盆清水或湿毛巾,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注意加湿器要每天换水、清洗,避免细菌滋生。
温馨提醒!
这些方法虽然能帮助缓解支气管炎症,但如果咳嗽持续超过3周,或伴有高烧、喘息、咳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以免延误病情。尤其是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人,更要小心。
总结
支气管发炎时,不要硬扛,也不要一味依赖止咳药。通过晨起温水、蒸汽湿润、科学饮食、拍背排痰、夜间加湿这五个小习惯,就像给气道安排了“五星级保养”,能让它尽快消气,恢复健康。
毕竟,支气管可不喜欢一直“咳咳咳”地抱怨,你照顾得好,它就能安静得像一条温柔的小河。
(杨帆 鹿邑县中医院 二甲/肺病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