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超声如何区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2025-05-09 13:1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成年人中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达20%-76%。这一数据意味着,每5个成年人中就可能有1人存在甲状腺结节。面对这一高发疾病,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我的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幸运的是,超声检查凭借其无创、实时、高分辨率的特点,已成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第一道防线”。它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通过捕捉结节的细微特征,为医生提供关键线索,帮助判断结节的“善恶”。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超声如何通过“形态学密码”“血流信号”和“弹性特征”等线索,揭开甲状腺结节的“真面目”。

一、超声如何“看到”甲状腺结节?
1. 超声波的“透视”原理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方,形似蝴蝶,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超声检查通过高频声波(通常7.5-15MHz)穿透皮肤,声波在遇到不同密度的组织(如结节、囊肿、正常腺体)时会发生反射,反射信号被探头接收后,由计算机转化为黑白或彩色的图像。这一过程类似于“声波照相机”,能清晰显示甲状腺内部结构,甚至发现直径2-3毫米的微小结节。与CT、MRI等检查相比,超声无需辐射、价格低廉,且可实时观察结节的动态特征(如吞咽时的移动性),因此成为甲状腺结节评估的首选方法。

2. 超声检查的“核心武器”
高分辨率探头:现代超声设备配备的线性探头分辨率可达0.1毫米,能清晰显示结节的边界、内部回声和钙化情况。

彩色多普勒技术:通过检测血流信号,判断结节的“营养供应”情况。恶性结节通常血供丰富,而良性结节血流信号较稀疏。

弹性成像技术:通过评估结节的硬度辅助诊断。恶性结节因细胞密集、纤维化,往往比良性结节更硬。

超声造影技术: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结节的微循环,对疑难病例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二、超声鉴别良恶性的“五大线索”
超声医生通过综合分析结节的多个特征,结合国际通用的TI-RADS(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标准,对结节的恶性风险进行评估。以下是关键的鉴别线索:

1. 边界与形态:是“规规矩矩”还是“张牙舞爪”?
良性特征: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如圆形或椭圆形),类似“水煮蛋”。这类结节通常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

恶性特征: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如分叶状或蟹足样浸润),类似“螃蟹爪”。乳头状癌常表现为“毛刺征”,即结节边缘向周围组织呈针刺样突起,这是癌细胞浸润性生长的典型表现。

临床意义:边界模糊的结节恶性风险显著升高,但需注意,部分良性结节(如桥本甲状腺炎伴发的结节)也可能因炎症反应导致边界不清,需结合其他特征综合判断。

2. 内部回声:是“均匀一致”还是“杂乱无章”?
良性特征:回声均匀(与正常腺体相似),或呈无回声(囊肿)、高回声(胶质结节)。囊肿内部为液性成分,回声极低甚至无回声;胶质结节因含有浓缩的胶质,回声可高于正常腺体。

恶性特征:回声不均匀,常见低回声或极低回声(类似“黑洞”)。低回声提示结节细胞密集增生,是恶性结节的重要特征之一。髓样癌因分泌大量降钙素,可能呈现均匀低回声,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特殊表现:部分良性结节(如腺瘤)可能因出血、坏死导致内部回声不均,但通常无恶性结节的“极低回声”特征。

3. 钙化:是“粗大安全”还是“微小危险”?
良性钙化:粗大钙化(直径>2mm),呈片状或弧形,类似“蛋壳”。这类钙化通常由结节内部出血、坏死后钙盐沉积形成,多见于良性结节。

恶性钙化:微小钙化(直径<0.5mm),呈簇状分布,类似“砂粒”。微小钙化是乳头状癌的典型特征,其形成与癌细胞分泌的促钙化物质有关。

误区提示:并非所有微小钙化都是恶性,部分良性结节(如腺瘤)也可能因局部缺血导致微小钙化,但恶性结节的钙化通常更密集、分布更广泛。

4. 血流信号:是“稀疏温和”还是“丰富杂乱”?
良性特征:血流信号稀疏或仅周边环绕(类似“光环”)。良性结节的血供通常来自周边正常腺体,内部血流较少。

恶性特征:血流信号丰富且杂乱(类似“乱麻”)。恶性结节因代谢活跃、需大量营养供应,常形成丰富的血管网络,且血管走行扭曲、分支杂乱。

技术进展:超声造影可进一步显示结节的微血管分布,通过观察造影剂进入和消退的时间,提高恶性诊断的敏感性。例如,恶性结节的造影剂消退通常比良性结节更快。

5. 淋巴结转移:是否“牵连无辜”?
恶性线索:颈部淋巴结肿大、结构异常(如皮质增厚、髓质消失、微小钙化),提示癌细胞已转移。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常见于中央区(气管旁、喉返神经旁)和颈侧区(Ⅱ-Ⅳ区)。

检查范围:超声需扫描双侧颈部Ⅰ-Ⅵ区淋巴结,避免漏诊。对于可疑淋巴结,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病理。

临床意义: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分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即使原发结节较小,若发现淋巴结转移,也需积极治疗。

三、超声引导下的精准诊疗路径
虽然超声在初步筛查和评估甲状腺结节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它并非万能钥匙。为了获得确切的病理诊断结果,有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例如,细针穿刺活检(FNAB)就是一种常用的确诊方法,它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目标区域,抽取少量细胞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此外,根据具体情况,医生还可能建议进行甲状腺功能测试、CT或MRI扫描等辅助检查,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四、科学管理与日常防护并重
面对甲状腺结节,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不过度恐慌也不掉以轻心。一方面,遵循医嘱进行定期随访和必要检查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和管理的关键。这包括均衡膳食、适量补碘、减少压力、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知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群来说,更加需要注意自我保健和监测病情变化。

五、结语:科学面对,理性选择
面对甲状腺结节,不必过度恐慌。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便捷且高效的手段,能够帮助我们初步区分结节的良恶性。然而,最终的诊断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进一步的检查。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即使确诊为恶性,早期发现、规范治疗,也能取得良好的预后。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面对,理性选择,共同守护甲状腺的健康。

(马新乐 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 超声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