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超声检查过程中的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8-23 10: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超声检查作为现代医学中广泛应用的无创影像学技术,凭借其安全、便捷、实时成像等优势,已成为疾病筛查、诊断和随访的重要手段。无论是腹部脏器、心血管系统,还是妇科、甲状腺等浅表器官的检查,患者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图像质量,进而决定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将系统梳理超声检查前、中、后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帮助您高效完成检查,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结果偏差。

一、检查前:充分准备是成功的一半
超声检查的准备工作需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调整,但以下通用原则适用于大多数场景:

1.穿着宽松,便于暴露检查部位
超声探头需直接接触皮肤,穿着紧身衣或连衣裙可能增加操作难度。例如,腹部超声需暴露整个腹部,妇科或前列腺检查需暴露下腹部及会阴部,建议穿宽松分体衣物,避免连体裤或复杂装饰。

2.空腹与禁食:针对特定检查的硬性要求

腹部超声(肝、胆、胰、脾):需空腹8小时以上,通常检查前一日晚10点后禁食禁水。空腹可减少胃肠道气体干扰,避免胆囊收缩影响观察,同时防止食物遮挡脏器。

胃部超声:需空腹并可能要求饮水500-800ml,以充盈胃腔形成“透声窗”,清晰显示胃壁结构。

其他部位:如甲状腺、乳腺、血管等无需空腹,但需避免颈部佩戴饰品或穿高领衣物。

3.憋尿与排尿:妇科与泌尿系统的特殊需求

妇科超声(经腹部):需憋尿至膀胱适度充盈(有尿意但非极度胀痛),以推开肠管,清晰显示子宫及附件。

妇科超声(经阴道):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探头贴近宫颈,图像更清晰,但需避开月经期。

前列腺超声:经直肠检查需排空膀胱,经腹部检查则需适度憋尿。

4.药物与病史告知:避免干扰与风险

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如降压药、抗凝药),某些药物可能影响检查结果或增加操作风险。

携带既往超声报告,便于医生对比病变变化。

特殊病史需提前说明,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评估血流动力学,孕妇需避免某些经阴道检查。

5.心理准备:消除紧张情绪
超声检查无痛无创,但部分患者可能因对探头接触的敏感或对疾病的担忧产生焦虑。可通过深呼吸放松,儿童或极度紧张者可由家属陪同。

二、检查中:主动配合提升图像质量
检查过程中的配合直接影响医生对病变的判断,以下要点需牢记:

1.体位调整:遵循医生指令

仰卧位:适用于腹部、甲状腺、乳腺等大多数检查。

侧卧位:用于肝脏高位或肾脏背侧观察,需将身体向一侧倾斜。

俯卧位:检查背部或脊柱时使用,需保持身体平直。

特殊体位:如妇科检查可能需截石位,心脏超声需左侧卧位,务必按医生指示调整。

2.呼吸控制:关键时刻“屏住气”

深吸气后屏气:腹部检查时,医生可能要求深吸气后屏住呼吸,使膈肌下降,扩大腹腔空间,减少肠气干扰。

缓慢呼吸:心脏超声需观察瓣膜运动,患者需保持均匀呼吸,避免胸廓起伏影响图像稳定性。

避免说话或吞咽:甲状腺检查时,吞咽动作会导致甲状腺移动,影响图像连续性。

3.皮肤接触与耦合剂:理解其作用

超声探头需通过耦合剂(透明凝胶)与皮肤充分接触,排除空气干扰。耦合剂无毒无害,检查后擦净即可,无需担心过敏(敏感体质可提前告知)。

检查中避免突然移动身体,防止探头滑脱或耦合剂流失导致图像中断。

4.疼痛耐受与反馈:及时沟通不适

经阴道或直肠探头可能引起轻微不适,但通常可耐受。若疼痛剧烈或出现灼热感,需立即告知医生,可能需调整探头角度或暂停检查。

儿童或老年人对疼痛敏感,可提前与医生沟通,采用更温和的操作方式。

5.特殊检查的配合要点

弹性成像:评估组织硬度时,需按医生指示缓慢呼吸或保持静止,避免肌肉紧张影响结果。

造影检查:需注射造影剂,检查中需保持绝对静止,观察病灶血流动力学变化。

介入性超声:如穿刺活检,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配合医生固定体位,避免咳嗽或移动。

三、检查后:关注细节确保安全
超声检查后无需特殊护理,但以下事项需注意:

1.擦净耦合剂,更换衣物
耦合剂可能残留于皮肤或衣物上,检查后用纸巾擦净,避免着凉或不适。

2.及时获取报告并咨询医生
部分医院提供即时报告,复杂病例可能需等待专家会诊。拿到报告后,务必向临床医生解读结果,明确下一步诊疗方案。

3.关注后续建议

若发现可疑病变,医生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如CT、MRI或穿刺活检)。

慢性病患者需定期复查,对比病变变化(如甲状腺结节、肝囊肿等)。

4.异常反应处理

极少数患者可能对耦合剂或造影剂过敏,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介入性超声后,穿刺部位需压迫止血,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孕妇:

避免经阴道超声(尤其孕早期),优先选择经腹部检查。

胎儿超声需按预约时间进行,无需特殊准备,但需保持情绪稳定。

2.儿童:

提前解释检查过程,消除恐惧(可通过玩具或动画模拟)。

睡眠状态下检查可提高配合度,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需医生评估)。

3.老年人:

行动不便者需家属陪同,协助体位调整。

听力或认知障碍者,需家属协助理解医生指令。

五、结语:科学配合,让超声检查更高效
超声检查的准确性依赖于“设备性能+医生技术+患者配合”三者的协同。通过充分准备、主动配合和细致观察,您不仅能缩短检查时间,还能为医生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助力疾病早期发现与精准诊断。

(马新乐 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 超声科 主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