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妇产护理的基础知识:从怀孕到分娩的全过程解读

2023-07-13 16: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对于女性而言,怀孕到分娩是一段充满期待与挑战的特殊旅程,而科学的妇产护理则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从受精卵着床到新生命降临,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生理变化和护理重点,了解这些基础知识能帮助准妈妈们更从容地应对孕期不适与分娩挑战。

一、孕期护理:守护生命最初的孕育

孕期通常分为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不同阶段的护理重点各有不同。

孕早期是胚胎器官分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孕妇身体适应激素变化的阶段。此时孕妇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早孕反应,护理上需注重饮食调整——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苏打饼干、小米粥等,少食多餐减轻肠胃负担,同时保证叶酸的摄入,足量补充叶酸可有效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此外,孕早期胚胎着床尚不稳定,要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和性生活,防止流产风险。

进入孕中期,孕妇的早孕反应逐渐消失,精力有所恢复,但腹部开始隆起,身体重心发生变化。这一阶段的护理重点转向营养补充与体重管理,胎儿快速生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钙和铁,可多食用瘦肉、鱼类、牛奶、豆制品及新鲜蔬果,同时控制体重增长速度,避免体重增长过快引发妊娠期糖尿病或高血压。

孕晚期是胎儿发育成熟的关键阶段,孕妇腹部明显增大,行动不便,还可能出现水肿、尿频、假性宫缩等症状。护理上要密切关注胎动情况,从孕晚期开始,每天早、中、晚各数一段时间胎动,若胎动突然减少或增多,需及时就医。

二、分娩过程:迎接新生命的关键时刻

分娩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和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每个阶段的护理配合对分娩进程至关重要。

第一产程是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颈口完全打开,初产妇持续时间较长,经产妇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这一阶段宫缩逐渐增强,间隔时间缩短,孕妇会感到腹部疼痛加剧。护理上,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宫缩频率、强度和胎心变化,确保胎儿在宫内安全。孕妇可通过深呼吸、变换体位(如站立、行走、侧卧)等方式缓解疼痛,也可借助分娩球、温水浴等非药物镇痛方法减轻不适。

第二产程从宫颈口完全打开到胎儿娩出,初产妇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经产妇持续时间较短。此时宫缩更加剧烈,孕妇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正确用力——当宫缩来临时,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像排便一样向下用力,宫缩间隙则放松休息。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胎儿头部下降情况,保护孕妇会阴部,避免撕裂,必要时进行会阴侧切。随着胎儿头部逐渐娩出,医护人员会清理胎儿口鼻中的黏液,确保呼吸道通畅,随后胎儿身体顺利娩出,发出第一声啼哭,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

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完全娩出,持续时间较短。胎儿娩出后,宫缩会暂时减弱,随后再次增强,促使胎盘剥离。医护人员会轻轻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并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防止残留引发产后出血。

三、产后护理:助力母婴恢复的重要阶段

分娩后,产妇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同时还要适应照顾新生儿的生活,产后护理同样不容忽视。

产后初期是产后出血的高发期,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产妇的血压、脉搏、阴道出血量和子宫收缩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处理。产后数小时内,产妇可在床上适当翻身、活动下肢,一天后可下床轻微活动,促进恶露排出和肠道功能恢复,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

此外,产后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用品,避免盆浴,防止感染。母乳喂养也是产后护理的重要部分,医护人员会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含乳方法,帮助新生儿建立良好的哺乳习惯,同时母乳喂养还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增强新生儿免疫力。

从怀孕到分娩,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挑战与喜悦,科学的妇产护理是母婴健康的重要保障。准妈妈们通过了解这些基础知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阶段的护理工作,就能更从容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开启幸福的育儿生活。

(李苹 河北省故城县医院 副主任护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