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什么是细胞病理学检查?它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有什么主要区别?

2025-08-23 11:4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现代医学诊断中,病理学检查是判断疾病性质的重要手段,而细胞病理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便是其中两种常见的方式。很多人可能对这两种检查感到陌生,甚至会将它们混为一谈,其实它们在多个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细胞病理学检查。细胞病理学检查,简称细胞检查,是通过采集人体各部位的细胞,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等变化,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它的取材方式相对简便多样,比如可以通过痰液、宫颈涂片、胸腔积液、腹水、尿液等体液或分泌物获取细胞,也可以用细针穿刺的方式从肿块中抽取细胞。这种取材方式通常对患者的创伤较小,痛苦也比较轻微,大多数患者都能够轻松耐受。

细胞病理学检查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在妇科领域,宫颈细胞学检查(如巴氏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能够早期发现异常细胞,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在呼吸科,痰液细胞学检查可用于肺癌的初步筛查,对于长期咳嗽、咯血的患者来说,这是一项简单易行的检查。此外,在胸腹水检查中,通过查找癌细胞,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的腹腔或胸腔转移。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则可用于乳腺、甲状腺、淋巴结等部位肿块的诊断,帮助医生区分肿块的良恶性。

不过,细胞病理学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它只获取了细胞,没有完整的组织架构,所以在判断病变的组织来源、浸润深度等方面可能会存在不足。有时候,仅依靠细胞形态难以明确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认。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又称组织学检查,是通过手术或穿刺等方式获取病变组织的一小块样本,经过固定、包埋、切片、染色等一系列复杂的处理后,制成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的形态结构、细胞排列方式、间质变化等,以此来明确诊断。与细胞病理学检查相比,组织病理学检查获取的是完整的组织块,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病变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特征。

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在肿瘤诊断中,它是判断肿瘤性质(良性或恶性)、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的 “金标准”。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医生可以明确诊断,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在一些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中,组织病理学检查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比如通过对肾穿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肾炎的类型和病变程度,指导治疗。

当然,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有其不足之处。由于需要获取组织块,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或穿刺等有创操作,对患者的创伤相对较大,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痛苦和风险。而且,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流程相对复杂,所需时间较长,通常需要数天才能出结果。

综合来看,细胞病理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取材方式不同。细胞病理学检查获取的是细胞,取材方式简便、创伤小;组织病理学检查获取的是组织块,取材方式相对复杂、创伤较大。其二,检查内容不同。细胞病理学检查主要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组织病理学检查则重点观察组织的结构和细胞排列等情况。其三,诊断价值不同。细胞病理学检查常用于筛查和初步诊断,但其诊断的准确性相对较低;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 “金标准”,准确性更高,能够为疾病的确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其四,适用场景不同。细胞病理学检查适用于大规模筛查、体液或分泌物中细胞的检查以及一些浅表肿块的初步判断等;组织病理学检查则适用于需要明确诊断、判断病变性质和程度的情况,如肿瘤的确诊、炎症性疾病的分型等。

总之,细胞病理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在临床诊断中相互补充,共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诊断效果。

(韦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中级))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