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领域,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作为两种关键的肾脏替代疗法,始终是患者与家属关注的焦点。二者各有千秋,如何选择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中医理念中“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思想,在此也能提供独特的思考角度。
血液透析:高效但需专业支持
血液透析,如同精密的“体外肾脏工厂”,通过透析机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利用半透膜原理清除毒素与多余水分,再回输净化后的血液。这一过程高效直接,尤其适用于肾功能急剧衰竭的患者,能迅速改善体内环境。中医认为,血液透析类似于“急则治其标”,针对体内毒素积聚的紧急状况,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
然而,血液透析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患者需定期前往医院,治疗时间较长,每周三次,每次四小时以上,对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长期频繁透析还可能引发血管瘘等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此外,血液透析成本较高,涉及大量设备与人力投入。从中医角度看,频繁的外界干预可能打破人体原有的阴阳平衡,需患者与医生共同调整,以维护机体的整体和谐。
腹膜透析:灵活但需自我管理
腹膜透析则利用患者自身的腹膜作为天然过滤器,通过向腹腔内注入与放出特制的腹膜透析液,完成毒素与水分的交换。这一过程可在家中自行操作,灵活性高,对生活的干扰较小,患者可更好地安排工作、学习与家庭生活。中医强调“天人合一”,腹膜透析的居家操作模式,更符合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有助于患者保持心理与生理的平衡。
但腹膜透析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要求较高,需严格控制清洁、消毒等细节,以防感染。一旦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同时,腹膜透析也消耗大量透析液,且腹膜功能可能逐渐下降,影响疗效。中医认为,腹膜透析虽灵活,但需患者“修身养性”,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以维护腹膜功能的稳定。
选择透析方式需综合考量
面对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选择,患者与家属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年龄、身体状况、有无其他疾病、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家庭支持,甚至个人性格与偏好,都会影响最终的选择。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希望独立生活、减少医院依赖的患者,腹膜透析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灵活、方便,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患者需具备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挑战。而血液透析则更适合那些无法自己操作透析、或需要更高透析强度的患者。它虽限制了患者的生活自由,但在治疗效果上更为直接,尤其适合需要紧急透析或身体状态较为复杂的患者。
此外,中医还强调“治未病”的理念,即在疾病未发生或初发阶段,就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而言,选择透析方式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作息、情绪等方面的调整,以维护机体的整体健康。
结语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各有优势与不足,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中医理念中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思考角度,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两种透析方式,并为患者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透析都应是患者长期生活的一部分,帮助他们继续面对生活的挑战,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张腾飞 平顶山市中医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 主治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