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盆腔炎有哪些危险信号?——识别早期症状

2024-10-09 14:1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盆腔炎作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早期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判为普通不适。然而,若未能及时识别并干预,可能导致慢性盆腔痛、不孕症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输卵管卵巢脓肿破裂)。以下是需要高度警惕的危险信号及科学解析:

一、持续性下腹隐痛或坠胀感

这是最常见的首发表现。疼痛通常位于脐周下方至耻骨联合之间的区域,呈钝痛或牵拉样不适,尤其在长时间站立、性交后或月经前后加重。这种疼痛并非突发剧烈型,而是如同“背景音”般持续存在,容易与疲劳、消化不良混淆。值得注意的是,约30%的患者会伴随腰骶部酸痛,这是由于炎症刺激盆腔神经丛引发的放射性疼痛。若疼痛逐渐加剧且范围扩大至整个下腹部,可能提示感染已扩散至腹膜层。

二、异常阴道分泌物改变

健康的白带应呈透明或乳白色、无异味。当出现以下变化时需警惕:

量显著增多:超出日常生理周期的正常范围;

颜色异常:转为黄绿色、灰白色或混有血丝;

质地黏稠:类似脓性物质,可能伴有豆腐渣样块状物;

气味刺鼻:散发鱼腥味、腐臭味或其他恶臭。

这些改变源于病原体(如淋球菌、衣原体、厌氧菌)大量繁殖导致的宫颈管黏膜渗出液增多,是机体对抗感染的直接反应。若合并子宫内膜炎,还可能出现经间期点滴出血或同房后接触性出血。

三、发热与全身中毒症状

急性期患者常伴有低热(体温<38℃),但部分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高热寒战、头痛乏力等败血症表现。此时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会明显升高,提示体内存在活跃的炎症反应。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能仅有午后潮热、盗汗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误诊为结核或其他慢性病。

四、排尿与排便功能紊乱

由于子宫、膀胱、直肠毗邻解剖关系,炎症波及时可引发:

尿频尿急:膀胱受压导致储尿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尿痛;

里急后重感:直肠刺激征表现为总有便意却排不尽,大便次数增多但量少;

性交疼痛加深:盆腔充血使阴道壁敏感性增高,触碰时产生锐痛。

这些跨系统症状极易被归咎于泌尿系感染或肠道疾病,造成延误诊断。

五、月经模式异常

约40%的患者会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在激素波动与局部炎症双重作用下过度增生脱落。更严重的案例中,输卵管粘连阻塞会导致继发性闭经,而卵巢功能受损则可能引发排卵障碍性不孕。对于育龄期女性而言,连续两个周期以上的月经紊乱应视为红色警报。

六、特殊人群的隐匿表现

老年绝经后妇女因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自净能力减弱,感染后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腹胀和食欲减退;青少年患者则可能以反复腹痛就诊于消化内科,直至发现附件区包块才确诊。此外,放置宫内节育器、近期宫腔操作史(人流/刮宫)的人群属于高危群体,其症状出现时间往往早于普通人群。

七、为何必须重视早期干预?

未控制的盆腔炎可沿生殖道逆行蔓延,形成输卵管积水、卵巢周围炎,最终导致输卵管性不孕(占女性不孕因素的35%-50%)。更危险的是,脓肿破裂会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死亡率高达10%。临床数据显示,发病72小时内启动规范抗生素治疗者,治愈率可达95%,而延迟治疗超过一周的患者中,近半数会发展为慢性盆腔痛综合征。

八、自我筛查建议

记录基础体温曲线,观察是否出现周期性发热;

使用pH试纸检测阴道酸碱度(正常值3.8-4.5),异常偏碱提示菌群失衡;

每月固定日期进行妇科自查,触摸两侧附件区有无增厚或压痛;

备孕困难者应及时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

当上述症状单独或组合出现时,务必在48小时内就诊妇科,通过双合诊、经阴道超声及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记住:盆腔炎没有“忍一忍就过去”的说法,早期精准治疗才是守护生育力的关键。

(董俭朴 黄台岗镇卫生院 妇产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