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哮喘发作时紧急手术,避开这些麻醉药物‘雷区’!

2023-05-22 16:4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疗领域中,当面临哮喘发作患者的紧急手术情况时,麻醉药物的选择犹如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谨慎前行,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因为哮喘患者本身气道处于高反应性状态,对许多麻醉药物极为敏感,存在着一系列需要格外警惕的“雷区”。

吸入性麻醉药是一大关键区域。像氟烷这类传统的吸入麻醉剂,虽然在历史上曾因其支气管扩张作用而被使用,但因其严重且不可接受的副作用风险,已经基本被淘汰,并绝对禁止用于哮喘患者。氟烷有刺激性气味,在吸入诱导时更容易引起咳嗽、屏气和喉痉挛。这对于气道高反应性的哮喘患者来说,在诱导初期就非常危险,可能直接诱发支气管痉挛。正是由于氟烷的上述缺点,新一代的吸入麻醉药七氟烷已成为主流选择,是现代麻醉中用于哮喘患者(包括小儿)首选的吸入诱导药物,因为它结合了完美的支气管扩张作用、极低的气道刺激性和卓越的安全性。

肌松药也不能掉以轻心。琥珀胆碱作为一种去极化型肌松药,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促使肥大细胞释放介质,这些介质会作用于支气管,引发痉挛。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特应性体质的哮喘患者,使用琥珀胆碱时要格外谨慎,因为他们更容易发生这种不良反应。罗库溴铵是哮喘发作患者进行快速顺序诱导插管时首选的神经肌肉阻滞剂(肌松药)。其无组胺释放的特性使其在安全性上完胜琥珀胆碱,而其通过“大剂量策略”实现的快速起效能力又足以满足紧急气道管理的需求。结合氯胺酮作为诱导药物,可以为危重哮喘患者提供最安全、最有效的麻醉诱导方案。

阿片类药物也是容易踩雷的区域。吗啡是哮喘患者的绝对禁忌药物,其通过抑制呼吸中枢、促进组胺释放、直接或通过其它途径(如迷走神经兴奋)增加气道阻力等机制,可显著加重气道痉挛,恶化通气功能,甚至引发致命性呼吸衰竭。与吗啡不同,氯胺酮是处理严重哮喘发作需要紧急气管插管时的金牌标准和首选诱导药物之一。它完美地将治疗作用(支气管扩张)与麻醉需求(镇静、镇痛)结合在一起,同时保留了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局部麻醉药看似较为安全,但也并非毫无隐患。利多卡因对气道的作用是“双刃剑”,完全取决于如何给予。静脉输注使用利多卡因是相对安全且可能有益的,但必须在医疗监护下由医生操作,以控制剂量和速度,避免毒性反应。雾化吸入利多卡有争议,可能危险,通常不推荐用于急性哮喘发作的患者。它更常用于一些诊断性操作(如支气管镜)前的准备,而不是作为哮喘的治疗手段。局部区域麻醉(如硬膜外、腰麻、神经阻滞)作为标准用法,血药浓度低,无气道影响。

在哮喘发作时的紧急手术中,麻醉医生就像是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必须在众多麻醉药物的风险与手术需求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他们需要凭借丰富的经验、精准的判断和严密的监测,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些麻醉药物的“雷区”,以确保患者在手术台上能够安全地度过这一艰难时刻,为后续的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每一个决策、每一种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剂量的把控都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因为这是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关键防线。

(赵小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与围手术期及疼痛医学部)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