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糖尿病遇上压疮=双重打击?特殊人群护理要点全公开!

2024-09-10 18:3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疗领域,当糖尿病患者遭遇压疮这一并发症时,无疑是面临了“双重打击”。这两种状况相互交织,不仅加剧了患者的痛苦,也大大增加了治疗与护理的难度。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一特殊人群的护理要点,为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一、理解双重挑战的本质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病变、神经损伤以及免疫功能下降,这使得他们的皮肤更加脆弱,愈合能力显著降低。而压疮,又称褥疮或压力性溃疡,通常是因为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的伤口。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旦发生压疮,其恢复过程将更为缓慢且复杂,感染风险也急剧上升。

二、预防胜于治疗:基础护理的关键

1.定期翻身与体位变换

这是预防压疮的最基本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翻身计划,一般建议每2小时至少翻身一次,避免同一部位持续受压。使用气垫床或减压垫也能有效分散压力,减少皮肤受损的风险。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皮肤,特别注意皱褶处和骨突部位的清洁。清洗后彻底擦干,可适当涂抹无刺激性的保湿霜,以维护皮肤屏障功能。同时,要密切关注皮肤颜色变化,及时发现早期红肿迹象。

3.营养支持不可忽视

良好的营养状况是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充足摄入,同时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量,以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必要时,可通过口服营养补充剂或肠内营养途径加强营养支持。

4.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高血糖会延缓伤口愈合速度,增加感染机会。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定期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针对已发生的压疮的专业护理

1.伤口评估与分级管理

对压疮进行准确评估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前提。根据国际通用的分期标准(如NPUAP分期),明确伤口所处的阶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浅表性伤口可采用敷料覆盖保护;深部溃疡则需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生长。

2.感染防控策略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并发感染。护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增多等感染征象。一旦发现感染迹象,立即报告医生并采集样本送检,以便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

3.促进血液循环与组织修复

通过物理疗法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手段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伤口愈合。此外,适当的按摩周围健康皮肤也能刺激淋巴回流,减轻水肿。

四、心理关怀与社会支持

长期的病痛折磨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家庭成员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爱,鼓励患者表达感受,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五、结语

糖尿病合并压疮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状况,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与精心护理。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专业的伤口管理以及全面的支持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加速康复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参与者的努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这些特殊患者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黄玉珍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