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熬夜加班、享受重口味美食、长时间久坐似乎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日常。然而,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习惯,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危害健康的隐形 “杀手”,悄然升高我们的血压,为心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熬夜:扰乱身体节律的 “血压推手”
熬夜对血压的影响不容小觑。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压会遵循昼夜节律,呈现 “两峰一谷” 的波动规律。白天活动时血压升高,夜间睡眠时血压会自然下降,这一过程有助于心血管系统的修复和休息。但当我们熬夜时,这种规律被打破。
熬夜会促使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大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会使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同时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长期熬夜还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使得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S)失衡,进一步加重血压升高的趋势。
相关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的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比正常作息人群高出 35% - 50% 。不仅如此,熬夜引起的血压异常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严重的心脏问题,甚至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许多年轻人突发心脑血管意外,熬夜就是重要诱因之一。
想要摆脱熬夜对血压的不良影响,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至关重要。每天尽量在 23 点前入睡,保证 7 - 8 小时的充足睡眠。同时,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还可以通过泡脚、喝温牛奶等方式帮助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
重口饮食:悄无声息的 “血压炸弹”
重口味饮食,尤其是高盐、高油、高脂的食物,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高盐饮食在其中 “贡献” 尤为突出。人体摄入过多的盐分后,钠离子会在体内潴留,使得细胞外液增多,血容量增加,从而升高血压。同时,高盐还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降低血管的弹性,使血管更容易收缩,进一步加重血压升高。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 5 克,但据调查,我国居民平均每天的食盐摄入量高达 10 克左右,远远超过了推荐值。除了明显的食盐,许多加工食品、腌制食品、快餐中也含有大量的隐形盐,如火腿肠、咸菜、方便面等,长期食用这些食物,无疑会让血压在不知不觉中升高。
高油、高脂饮食同样危害不小。过多的油脂摄入会导致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影响血液循环,使血压升高。同时,高脂饮食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使血管壁变厚、变硬,管腔狭窄,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的病情。长期的高油、高脂饮食还可能引发肥胖,而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概率是正常体重人群的 2 - 3 倍。
为了控制血压,我们需要调整饮食习惯,做到饮食清淡。减少食盐的使用,可以尝试用香料、柠檬汁等调味品来增添食物的风味。尽量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腌制食品,多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的蛋白质来源,如鱼类、豆类、鸡胸肉等。同时,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建议每天不超过 25 - 30 克,选择健康的植物油,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等。
久坐:不动声色的 “血压隐患”
长时间久坐,几乎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常态。上班时坐在办公桌前,下班后坐着看电视、玩游戏,运动量严重不足。而久坐不动对血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当我们久坐时,身体的新陈代谢减缓,血液循环不畅,心脏的泵血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肌肉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不能帮助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导致静脉压力升高,进而影响动脉血压。同时,久坐还会使身体消耗的能量减少,容易引发肥胖,进一步加重血压升高的风险。
研究发现,每天久坐超过 8 小时且缺乏运动的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比经常运动的人群高出 40% - 50% 。而且,久坐引起的血压升高通常是缓慢的、隐匿的,容易被忽视,等到发现时,血压可能已经升高到了比较危险的水平。
为了降低久坐对血压的不良影响,我们需要增加身体活动量。即使工作繁忙,也应该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比如简单的伸展运动、走动几分钟等。每天至少进行 3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如果无法一次性完成 30 分钟的运动,也可以将其分成几个小时间段进行,同样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如举哑铃、做俯卧撑等,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熬夜、重口饮食、久坐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通过不同的机制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是潜藏在我们身边的隐形 “血压杀手”。为了保持健康的血压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必须重视这些生活细节,养成规律作息、清淡饮食、适量运动的良好生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抵御这些 “杀手” 的侵袭,守护我们的心血管健康。
(刘月侠 睢阳区娄店乡卫生院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