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膀胱里的神秘回声——超声如何识破血尿背后的真相?

2025-04-17 13:4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尚未穿透窗帘,急诊室的门已被急促叩响。一位面色苍白的中年男性扶着墙壁挪步而来,他的尿液如同浓茶般深邃,那是肉眼可见的血尿在发出警报。医生迅速开出超声检查单,这看似常规的操作背后,实则是一场精准捕捉病灶的“影像侦察战”。当探头轻触下腹部皮肤时,声波便化作无形的触角,悄然探入膀胱这个暗藏玄机的空腔器官。

超声诊断仪屏幕上跃动的黑白影像中,正常膀胱壁应呈现为光滑连续的高回声带,如同丝绸般柔滑平整。而此时的画面却泛起涟漪——黏膜层出现不规则增厚区域,几处突起的团块像海底礁石般突兀。这些异常结构让经验丰富的技师立刻警惕起来:是肿瘤浸润?还是结石摩擦导致的创伤?亦或是血管畸形引发的出血?每一个可能性都需要被谨慎排除。

对于泌尿系统而言,血尿既是症状也是线索。它可能源于肾脏滤过功能的紊乱,也可能来自输尿管运输途中的梗阻,但更多时候,膀胱作为尿液暂存站,其内部病变会直接造成血液混入。超声的独特优势在于实时动态观察,患者改变体位时,那些随重力沉降的沉淀物、随呼吸轻微移动的占位性病变,都在监视器的捕捉范围内无所遁形。特别是彩色多普勒模式开启后,血流信号如同点亮黑暗角落的手电筒,能帮助鉴别良恶性肿块:恶性肿瘤周边常环绕着杂乱新生血管网,宛如藤蔓疯狂攀爬;而良性息肉则仅有稀疏正常的供养血管。

记得曾有个案例令人印象深刻:一位反复间断性血尿的患者在其他医院多次未发现明确病因,几乎要接受盲目活检。正是细致入微的经腹壁超声发现了膀胱顶部微小的憩室样结构,里面藏着米粒大小的结石。这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解释了为何排尿末期会出现剧痛性终末血尿——当膀胱收缩挤压隐藏角落时,尖锐的结石边缘划破了脆弱的黏膜。这种对解剖结构的深刻理解与空间想象力的结合,正是超声医师的核心技能。

当然,超声并非万能钥匙。遇到肥胖体型导致声衰减严重、肠道气体干扰图像质量的情况时,我们会建议补充经直肠或阴道途径扫查,利用近距离优势获得更清晰的基底层面图像。有时还会结合造影剂增强技术,让细微病变从背景噪声中脱颖而出。就像拼图游戏最后那块关键碎片,先进的超声弹性成像甚至能通过组织硬度差异提示病变性质,为病理诊断提供前瞻性参考。

当检查结果摆在桌面时,那份承载着生命密码的报告单不再只是简单的文字描述。上面详细标注着病灶的位置坐标、大小形态、血流特征及毗邻关系,仿佛绘制了一幅精准的藏宝图。外科医生据此规划手术路径,内科医师调整治疗方案,而患者终于得以窥见体内那个引起恐惧与困惑的“神秘回声”真面目。或许明天朝阳升起时,困扰他多日的血尿之谜就将随着内镜下切除物的病理报告尘埃落定。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超声设备不断升级换代,分辨率已突破毫米级门槛。但不变的永远是医者对细节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敬畏。每一次探头在皮肤表面的滑动都是对话,每帧定格的画面都在诉说故事。当我们凝视屏幕中的那些明暗交错、强弱相间的回声时,实际上是在解读身体发出的摩斯密码——关于健康与疾病的无声告白。

(韩宗耀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超声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