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宝宝在肚子里“缺氧”了怎么办?这些信号别忽视!

2022-10-14 15:1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孕育新生命是一场充满期待与惊喜的旅程,但有时也会伴随着担忧。当提到“胎儿缺氧”,不少准爸妈都会心头一紧。其实,了解相关知识、及时识别危险信号并采取正确措施,就能为宝宝的安全保驾护航。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胎儿缺氧?

简单说,就是子宫内的氧气供应不足,影响了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胎盘功能异常、脐带受压或打结、母体血液循环障碍等。轻度缺氧若及早发现和处理,通常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如果长期严重缺氧,则可能导致脑损伤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早期识别至关重要。

哪些信号提示可能存在缺氧风险?

胎动变化——最直观的警报器

正常情况下,孕中期开始能感受到规律性的胎动,到了晚期更为明显。如果原本活泼好动的小宝贝突然变得安静下来(减少50%以上),或者相反地过度躁动后又迅速减弱,这可能是缺氧的表现之一。建议每天固定时间计数胎动次数,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检查。

心率监测异常

医生通过多普勒超声仪可以测量到胎儿的心跳频率。一般而言,正常的胎心率范围大约在每分钟120至160次之间。超出这个区间,无论是过快还是过慢,都可能表明存在问题。特别是持续性的高/低速状态更需要引起重视。

生长迟缓

定期产检时测量宫高腹围以及B超评估胎儿大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连续几次数据显示宝宝的成长速度低于预期曲线,有可能意味着营养摄入不足或是供氧状况不佳所致。此时需进一步排查原因,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接受治疗干预。

羊水量减少

羊水不仅是保护缓冲垫,也是反映母胎间物质交换好坏的重要指标。过多的流失会导致宫内压力下降,增加压迫脐带的风险,从而间接造成缺氧。所以,当被告知羊水偏少时,请严格按照医嘱多喝水、适当休息,并密切随访观察。

应对策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均衡膳食,保证充足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发宫缩。

按时做好孕期保健:遵循医嘱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尤其是孕晚期要加强监护力度。对于高危人群(如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地做专项筛查。

学习正确的自我监测方法:掌握如何正确数胎动、使用家用胎心仪辅助监听等技能,以便在家中也能初步判断宝宝的状态是否良好。

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原则:一旦出现上述提到的任何警示征兆,不要犹豫,立刻前往医院就诊。专业的医疗团队将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吸氧疗法、改变体位以改善血流分布、提前终止妊娠等方式来确保母婴安全。

温馨寄语

每个小生命都值得我们倾尽全力去呵护。虽然无法完全消除所有潜在风险,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发生率。作为父母,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同样重要——相信自己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开始!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不安,随时向医生咨询,他们会为您提供最专业的指导和支持。让我们一起努力,迎接健康可爱的新成员到来吧!

(熊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产科二病区(2)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