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甲状腺超声:精准洞察,守护你的“生命腺”

2023-05-19 16:4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甲状腺超声检查作为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完全无创、无放射性且全程无痛的检查方法。它通过探头发射频率为7-15MHz的高频超声波,穿透颈部组织后形成实时动态的灰度图像,使临床医生能够清晰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包膜完整性及内部回声特征。甲状腺这个位于颈部前下方、形似展翅蝴蝶的内分泌腺体,重约20-30克,虽体积小巧却承担着分泌甲状腺素(T3、T4)和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的关键功能,因此被医学界形象地称为"人体的生命腺"。在当代临床医学中,甲状腺超声检查已成为甲状腺疾病筛查、诊断及疗效评估的首选影像学手段,其应用价值贯穿于疾病诊疗的全过程。

在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时,患者需采取标准仰卧位躺在检查床上,头部自然后仰并在颈后放置软枕,充分暴露颈前区域以便医生操作。检查开始前,超声医师会在患者颈部皮肤均匀涂抹一层具有良好声阻抗特性的耦合剂,这种凝胶状物质不仅能消除探头与皮肤间的空气间隙,还能减少声波衰减以保证图像质量。随后医师手持高频线阵探头,在甲状腺区域进行多切面扫查,包括横切面、纵切面及斜切面的系统检查,整个过程约10-20分钟。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可通过显示屏实时观察自己甲状腺的超声图像,医师会同步讲解主要结构特征,检查结束后患者无需特殊恢复时间,可立即正常活动,整个检查过程无任何不适感。

甲状腺超声检查凭借其高分辨率成像能力,能够精准识别多种甲状腺病变:从常见的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到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炎症性疾病,再到各类甲状腺结节的检出。在结节评估方面,超声可清晰显示结节的三维径线、形态规则性、边界清晰度、内部回声类型(如囊性、实性、囊实性)、钙化特征(包括微钙化、粗钙化、环状钙化)及后方回声改变等细节。这些特征性表现构成了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的重要依据,帮助医生对结节的良恶性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此外,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技术还能显示甲状腺内部及结节周边的血流分布情况,为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流丰富呈"火海征")或减退(血流减少)的诊断提供重要影像学支持。

甲状腺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甲状腺癌作为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乳头状癌占比约80%-90%,滤泡状癌约占10%,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则较为少见。超声检查能够发现最小直径仅2-3mm的微小结节,对于具有恶性特征的结节(如低回声、边缘毛刺、纵横比>1、微钙化等)可精准定位并引导细针穿刺活检(FNA)。临床实践表明,通过超声筛查发现的甲状腺微小癌,其5年生存率可达98%以上,而晚期甲状腺癌的5年生存率则显著下降。因此,超声引导下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已成为提高甲状腺癌患者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环节。

除了诊断价值外,甲状腺超声检查在临床治疗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实时指导作用。在超声介入治疗领域,它可引导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微创技术精准作用于甲状腺结节:治疗过程中,超声能够实时显示消融针的穿刺路径、针尖位置及消融区的灰度变化,确保完全覆盖病灶同时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如喉返神经、甲状旁腺)。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接受放射性碘治疗后,超声可定期监测甲状腺体积变化,通过测量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计算甲状腺体积,客观评估治疗效果。在甲状腺手术中,术中超声还能帮助外科医生定位微小病灶、识别残留甲状腺组织,显著提高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

总之,甲状腺超声检查以其无创安全、操作便捷、图像清晰、可重复性强等显著优势,成为甲状腺健康管理的核心技术手段。它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甲状腺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的精准信息,更在疾病早期筛查、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和疗效评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普通人群,特别是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头颈部放射治疗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的高危人群,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筛查;而对于已确诊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则需根据病情遵医嘱定期复查。通过科学规范的超声检查,我们能够实现甲状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真正守护好这个关乎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生命腺",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

(郭卫红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超声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