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慢阻肺(COPD)被忽视的“沉默杀手”,早防早治是关键!

2023-05-11 14:3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或COPD,是一种常见却极易被低估的健康威胁。它如同一位悄无声息的入侵者,逐年侵蚀着患者的呼吸功能,直至生活质量严重受损才显露端倪。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慢阻肺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而被冠以“沉默杀手”之名,但其危害绝不容小觑。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疾病的实质、风险因素、预防策略及治疗手段,强调早发现、早干预的重要性,以期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认识与警觉。

慢阻肺是一种进行性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导致患者在日常活动中感到呼吸困难。这种状况通常由长期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最常见的原因是吸烟,也包括职业粉尘、化学烟雾、室内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到行走、穿衣等基本生活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初期症状轻微且非特异性,许多患者往往将其误认为是普通的衰老现象或是短暂的不适,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吸烟无疑是慢阻肺最主要的可控风险因素。烟草烟雾中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它们直接损害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并逐渐破坏肺泡结构,降低肺部弹性。据统计,约80%-90%的COPD病例与吸烟有关。此外,长期处于充满二手烟的环境中也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除了烟草之外,空气污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特别是PM2.5等细小颗粒物能深入肺部深处,加剧肺部损伤。遗传因素亦扮演一定角色,家族史阳性的人群患病概率更高。其他如儿童时期的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低收入水平以及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也可能间接促进疾病的发展。

预防永远是对抗慢阻肺的第一道防线。首要措施自然是戒烟,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吸烟都应坚决避免。对于无法自行戒断者,可寻求专业帮助,如尼古丁替代疗法、药物治疗或心理咨询等。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样重要,减少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机会,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定期体检也是关键一步,尤其是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家族史者),应通过肺功能测试早期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增强身体抵抗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这些都能有效提升整体健康状况,降低发病风险。

一旦确诊为慢阻肺,治疗的目标转向缓解症状、减缓疾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是基础,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旨在减轻气道炎症、扩张狭窄的气道。氧疗适用于低氧血症患者,有助于改善缺氧状态。康复训练不可或缺,物理治疗师指导下的呼吸操练、耐力锻炼可以增强呼吸肌力量,提高运动耐量。在某些情况下,手术治疗如肺减容术或肺移植可能是必要的选择。重要的是,治疗方案需个性化定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同时密切关注副作用,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慢阻肺作为一种高发且危害巨大的慢性疾病,其管理和控制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教育的投入,普及相关知识;医疗机构要提供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而个人则需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主动采取预防措施,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这个“沉默杀手”的潜在威胁,并将其纳入日常健康管理之中,才能有效遏制其蔓延势头,让每一次呼吸都更加自由畅快。

(胡旭 河南省胸科医院 结核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