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更年期不是“病”,中医智慧助你优雅过渡

2025-09-10 12:3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生命的金秋时节,更年期是每位女性必经的生理阶段,而非需要治疗的疾病。这个被现代医学称为"围绝经期"的过渡阶段,在中医智慧中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它是女性从"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黄帝内经》)到迎来人生新阶段的自然转化过程。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原则,可以帮助女性更好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实现优雅过渡。

中医视角:更年期是阴阳失衡的过渡期

中医认为,更年期的根本原因是肾精亏虚和阴阳失衡。女性在49岁左右,肾气逐渐衰弱,天癸(促进生殖功能的物质)枯竭,导致冲任二脉空虚,进而引发五脏功能失调。这种失衡主要表现为肾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肝郁气滞等证型,从而产生潮热盗汗、心烦失眠、情绪波动等一系列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并不将这些变化视为"病变",而是看作生命过程中的自然转折。个体差异在这一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肾气充盛、气血调和者可能几乎无明显不适;而先天不足或长期损耗者则症状较为突出。

分型调理:因人制宜的平衡之道

阴虚火旺型:这是最常见的证型,表现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调理应以滋阴降火为主,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方剂。日常饮食多选择银耳、百合、黑芝麻、甲鱼等滋阴食材,避免辛辣刺激之物。

肝郁气滞型:多见情绪低落或急躁易怒、胸胁胀痛、月经紊乱等。调理需疏肝解郁,常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剂。适量饮用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运动,都有助于气机舒畅。

心肾不交型:典型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易惊、健忘等。调理重在交通心肾,可选用黄连阿胶汤、天王补心丹等方剂。保持规律作息,睡前温水泡脚,按摩涌泉穴,都有助于改善睡眠。

生活调摄:顺应自然的养生智慧

起居有常:更年期女性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晚间11点前入睡尤为重要,因此时是阴阳交替之时,有利于阴液修复。

饮食有节:多食豆制品、坚果、深色蔬菜等富含植物雌激素和维生素的食物。适量增加山药、枸杞、黑豆等补肾食材,采用蒸、煮、炖等温和烹饪方式。

运动有度: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太极等,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过度消耗。经常按摩三阴交、太溪、足三里等穴位,能调节经气,缓解症状。

情志调畅:培养兴趣爱好,参加社交活动,保持心情愉悦。遇到情绪波动时,可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平复心绪。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保持平和心态至关重要。

整合观念:中西合璧的过渡方案

现代女性可以结合中医智慧和现代医学,制定个性化的更年期管理方案: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必要时可短期采用激素替代疗法,但需严格评估适应证和禁忌证;同时配合中医调理,减轻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

更年期不是生命的衰退,而是智慧的沉淀和生命的升华。通过中医的整体调理和生活方式调整,女性完全能够减轻不适症状,保持身心健康,焕发成熟魅力。记住,这个过渡期不是需要对抗的疾病,而是值得拥抱的生命新阶段。以平和心态接受变化,用中医智慧滋养身心,每位女性都能优雅地度过更年期,迎接人生的第二春。

(何甜甜 新密市中医院 妇科 主治中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