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药物相互作用的隐患:你不可不知的用药风险

2025-06-19 16:4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因各种健康问题而服用多种药物。然而,你是否意识到这些药物之间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犹如隐藏在暗处的“陷阱”,随时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了解它至关重要。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它们的效果、副作用或消除过程发生变化的现象。它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药效增强(协同作用),即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其疗效超过了单独使用时的总和;药效减弱(拮抗作用),是指一种药物降低了另一种药物的疗效;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涉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可能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药效学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在同一时间内使用时,其中一种或多种药物影响另一种或多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的现象。药物相互作用的后果可能是正面的,比如增强治疗效果,但更多时候是负面的,如增加毒性、引发新的不良反应或减弱疗效。例如,某些抗凝药如华法林如果与某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同时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又如,抗抑郁药物与某些镇静催眠药的联用,可能导致嗜睡和精神状态改变,影响日常生活。

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案例不胜枚举。抗凝血药与抗生素的相互作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延长凝血时间,而某些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可干扰肠道菌群,影响维生素K的合成,从而加剧出血风险。曾有患者在使用华法林的同时接受了头孢菌素治疗,结果出现了意外的出血事件。降糖药与抗炎药的相互作用也较为常见。某些降糖药(如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脏糖异生和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来降低血糖,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则可能减弱这些效果,因为它们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并减少其降解。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的同时,因疼痛问题开始服用NSAIDs,结果发现血糖水平上升。此外,燕麦和其他谷物中含有纤维,大量食用可影响地高辛吸收。服用MAO抑制剂药物(常用于治疗抑郁)的患者同时食用富含酪胺的食物,如多种奶酪、酸奶、腌肉等可引发严重头痛和潜在致命的血压升高(高血压危象)风险。四环素、口服喹诺酮类药物与钙或含钙食物,如牛奶和其他奶制品同时摄入会减少四环素的吸收。华法林(抗凝血药)与维生素K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花茎甘蓝、抱子甘蓝、菠菜和羽衣甘蓝)同食可降低抗凝药的药效,增加血栓风险。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这些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呢?首先,实施个体化给药至关重要。对于儿童、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的特殊人群,临床用药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因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减少,会引起血药浓度升高而易发生不良反应。尽量避免联合应用使治疗较难控制的药物或容易导致严重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最好选择更安全的替代药物。其次,重视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中详细记载了药物的溶剂选择和相互作用,医师和药师使用前应仔细阅读,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利相互作用。再者,重视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高风险人群用药。国内研究报道,年龄不小于65岁的患者服用华法林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65岁以下患者。因此,对于患各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需长期应用药物维持治疗的患者,多脏器功能障碍者,接受多家医院或多名医生治疗的患者,均应详细询问其服药史,综合考虑病情,力求用药少而精。同时,牢记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高风险药物,如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心血管病药物(奎尼丁、普萘洛尔、地高辛)、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双香豆素)、口服降糖药(格列本脲)、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红霉素、利福平、酮康唑)及消化道用药(西米替丁、西沙必利)等。

除此之外,患者自身也要积极采取措施。了解自己的药物清单,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草药、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信息。注意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有些食物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如某些药物在空腹时服用效果更佳,而有些则需要与食物同服以降低对胃肠道的刺激。定期与医生和药剂师沟通,在每次医疗咨询时,更新药物清单并讨论任何新添加的药物。利用科技辅助,使用电子健康记录、药物相互作用软件和手机应用程序,它们能帮助追踪药物使用、提供实时的相互作用信息以及提醒服药时间。

药物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领域,涉及多个生物过程和机制。了解这些相互作用对于确保患者安全至关重要。通过适当的评估和管理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警惕药物相互作用的隐患,谨慎用药,让自己的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让我们共同关注用药安全,远离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风险。

(龙锦建 中山市东区街道食品药品监督所)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