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通常称为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出现用原发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由于输血不良反应是输血相关的新的一组临床表现,因此又称之为输血并发症。广义上,输血并发症应包括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因血液成分本身、外来物质和微生物传播引起的不良反应和疾病。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
1.根据发病机制是否与免疫有关分类可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二者又可分为急性和迟发性。
2.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分类可分为急性反应和迟发反应,前者是在输血时或输血后24小时内发生的反应;后者是在输血24小时后发生的反应。
3.根据输血不良反应是否为致病微生物引起分类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输血不良反应。
二、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类型: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原因:主要是由于输注了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与患者体内已有的抗体发生免疫反应,或/和血液储存过程中白细胞释放的可溶性西部因子等所致。
特点:在输血中或输血结束后4小时内,患者基础体温升高1℃以上或伴有寒战,无原发病、过敏、溶血与细菌污染等所致发热证据。
(二)过敏反应
原因:受血者对输入血液中的某些抗原物质过敏,或者供血者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
特点: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终止后4小时内出现,症状多样,皮肤表现常见,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等危急情况。
(三)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原因:ABO血型不合的输血是最常见原因,也可能是输入变质血、Rh血型不合以及其他稀有血型不合引起等。
特点:在输血中或输血终止后24小时内出现,输血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症状,如休克、寒战、高热等,中后期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
(四)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原因:主要由回忆性免疫应答引起,以血管外溶血为主。最常见为Rh血型不相容输血。
特点:常发生在输血结束后24小时至28天,以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及黄疸为临床特征。
(五)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原因:由于保存液或采血器具消毒不严,或血液在采集、制备、储存、运输和输注过程中为污染所致。
特点:轻者以发热为主,重者在输注少量血液制剂后立即发生寒战、高热头胀痛等,严重可发生休克、DIC和急性肾衰而死亡。亦可发生血红蛋白尿和肺部并发症。
(六)循环超负荷
原因:短时间内输入大量血液,或输血速度过快,超过患者循环或心脏的负荷能力。
特点:表现为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的症状,如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咳大量泡沫样或血性泡沫样痰等。少数出现心律不齐,休克乃至短期内死亡。
(七)枸橼酸盐中毒
原因:大量输血或换血时,尤其是受血者伴有休克、组织灌流不足、肝肾功能不全及新生儿、低温麻醉情况下,血浆中的枸橼酸盐达到1g/L易引起枸橼酸盐中毒。
特点:出现不由自主的肌肉震颤、手足抽搐低血压,严重者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等。
(八)肺血管微栓塞
原因:血液在储存过程中,由血小板、白细胞、细胞碎片、变形蛋白等形成大小不等的微聚物,在大量输血时,这些微聚物进入人体,可广泛阻塞肺毛细血管。
特点:患者突然烦躁不安,极度呼吸困难,严重缺氧,甚至死亡。
三、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
(一)停止输血
对于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止输血操作。例如,在发生溶血反应时,必须迅速终止输血,以避免进一步损害。
更换输液管,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确保患者的血液循环不受影响。
(二)药物治疗
发热反应:对于轻度发热,可先减慢输血速度,同时给予物理降温。若症状未缓解,可应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进行治疗。
过敏反应: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必要时停止输血。让患者平卧,给予吸氧,监测血压。若患者出现血压降低,应用肾上腺素抗休克治疗,同时可使用地塞米松等药物。
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给予大量输液、碱化尿液(如碳酸氢钠)等对症治疗。
(三)补液措施
补液量及速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补液量和速度。对于心、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减少补液量并放慢速度,避免加重心肾负担。
注意事项:补液时需在无菌环境中操作,防止细菌感染。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肾功能不全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补液的量与质。
对症补液: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补液治疗,如因大量出血导致的休克,需快速补充血容量,原则是失多少补多少。
总之,在处理输血不良反应时,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四、预防输血不良反应
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保障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
(一)严格的输血前检查
血型鉴定:务必准确无误地进行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鉴定,包括 ABO 血型和 Rh 血型,以避免因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反应。
抗体筛查:检测受血者体内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交叉配血试验:通过交叉配血试验,进一步验证血液的相容性,降低输血风险。
传染病筛查:对供血者进行各类传染病的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防止疾病传播。
(二)规范的输血操作
输血环境:保证输血操作在清洁、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减少感染的风险。
输血速度:严格按照规定的速度进行输血,避免输血过快或过慢引起不良反应。
血液储存与运输:确保血液在合适的温度和条件下储存和运输,防止血液变质。
输血设备检查:在输血前仔细检查输血设备,如输血器、过滤器等,确保其正常运行且无破损。
(三)患者评估与告知
病情评估: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过敏史等,评估输血的必要性和风险。
风险告知: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输血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取得其理解和同意。
(四)医护人员培训
专业知识: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输血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输血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责任意识: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程,确保输血安全。
总之,通过以上多种预防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从源头上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保障患者的输血安全。
(叶昱坪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 输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