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手汗症(primary palmar hyperhidrosis, PPH)是胸外科的常见病,好发于年轻人。
它以双手发作性出汗,形成明显汗珠或汗滴为主要症状,虽然对健康没有直接影响,却常常给患者的学业、工作和社交生活带来诸多困扰。本文将从手汗症的病因、症状特点、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全面揭开这一病症的神秘面纱。
一、手汗症的成因
关于手汗症的发病机理不清楚,国际上相关文献很少。已知患者手掌汗腺结构与数目均无异
常。它是一种复杂的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现象。然而,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是如何产生的?究竟是全身性还是局部性?大脑是否参与其中?神经体液发挥何种生理作用?这些依然不清晰。
手汗症的主要成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情绪因素
情绪因素是手汗症最常见的诱因之一。焦虑、恐惧、窘迫、发怒、兴奋和精神受到打击等情绪变化,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刺激汗腺分泌汗液,出现手汗症。原发性手汗症病人在情绪紧张、焦虑时,手掌出汗症状尤为明显。
2.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也是手汗症的重要成因之一。夏季高温天气、剧烈运动等因素均可导致人体出汗增多,而手部作为散热的主要部位之一,其出汗量也相应增加。此外,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由于新陈代谢旺盛,也容易出现手汗症。
3.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也是手汗症的重要成因。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植物神经对肾上腺素敏感性的增加,容易出现兴奋后刺激汗腺分泌的情况。而糖尿病患者则可能因血糖控制不良导致微血管病变,引起交感神经纤维调节功能障碍,进而出现多汗症状。
4.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等,也可能导致手汗症。汗液分泌增多与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加有关,特别是在头颈部和手部更为明显。
5. 胸腔增生物或损伤
胸部增生或损伤可刺激交感神经或节后纤维,导致同侧出汗增多。这种情况下的手汗症往往与胸腔内的病变密切相关。
6. 遗传因素
手汗症具有明显的遗传性。约30%的手汗症患者有家族史,遗传因素在手汗症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7. 其他因素
此外,感染性高热、外伤、大脑皮质损伤、基底神经节损伤等因素也可能引起多汗症状。这些因素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间接导致汗腺分泌异常。
二、手汗症的症状特点
手汗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双手发作性出汗,形成明显汗珠或汗滴。其症状特点可归纳如下:
1. 发作诱因
手多汗症状的出现可有一定的诱因,如情绪波动、焦虑、炎热、剧烈运动等。但许多病例也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症状。
2. 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
每日发作次数不等,每次持续5~30分钟不等。但在睡眠状态下,多汗症状几乎不会出现。
3. 症状分级
临床可将手汗症症状分级,由轻到重分为三级:轻度(手掌潮湿)、中度(手掌出汗时湿透一只手帕)、重度(手掌出汗时呈滴珠状)。中重度患者才有明确的手术指征。
4. 对称性
手汗症往往两手对称性出现,且能发生在任何季节。在抑郁、害怕和焦虑等情绪状态下,症状还可能加重。
三、手汗症的诊断
手汗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一般不具有特异的诊断价值,但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病史采集
详细地询问病史是手汗症确诊必不可少的步骤。病史采集要点包括:确定发病部位为局部/全身多汗、发病的频率与持续时间、初发年龄、家族史、是否伴有发热、夜汗、体重减轻等症状,以及多汗对个人情绪、社交、职业和日常生活的影响情况。
2.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方面,一般仅能发现异常出汗的表现以及继发性皮肤病变的阳性体征。必须注意发现一些与继发性多汗相鉴别诊断的阳性体征,如消瘦可能提示慢性全身性消耗疾病,肢端肥大可能与内分泌系统疾病有关等。
3. 实验室检查
必要时可进行血、尿检查,血糖、血T3、T4浓度测定以及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四、手汗症的治疗
手汗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病情程度和患者需求,可分为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
1. 非手术治疗方法
1.1 止汗药
使用20%~25%氢化铝以及70%乙醇混合溶液等止汗药,可以使皮肤表面的汗液稠厚,汗腺分泌的细胞萎缩,从而抑制汗腺分泌。但此方法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引起皮疹、瘙痒等症状。
1.2 电离子渗透疗法
电离子渗透疗法利用电流将离子导进皮肤里,阻塞汗腺分泌,干扰汗腺的功能。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原发性手汗症和足汗症,但需长期治疗。
1.3 抗胆碱能疗法
主要适用于全身性多汗症患者,通过阻断汗腺受体的结合位点,达到抑制汗腺分泌的目的。但这类药物往往伴有口干、皮肤潮红、心悸等副作用。
1.4 肉毒杆菌毒素A阻滞疗法
通过局部皮内多点注射肉毒毒素,暂时阻断刺激汗腺的神经发出的化学信号,从而控制手汗症。该方法对原发性手汗症效果明显,但效率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且价格昂贵。
1.5 中医治疗
中医针灸和中药对于排汗有调节作用,但仅局限于轻度的手汗症,且疗效不可验,治疗的原理有待考证,只能作为一种替代疗法。
2. 手术治疗方法
对于中重度手汗症患者,手术治疗是获得远期疗效的重要手段。目前普遍采用荧光显影ETS微创技术,通过胸腔镜技术设备对异常敏感的交感神经进行调节。
2.1 麻醉与体位
双腔气管插管后进行全身麻醉,患者需呈45°坐仰卧位,双上肢固定90°向外伸展。进行常规监测,主要监测心电、血压及经皮氧饱和度。
2.2 手术切口选择
取腋下的两个切口,一个切口取腋中线的4~5肋间,约1.0厘米,置入腔镜戳卡。另一个切口从腋前面的线第3肋间开始,约0.6厘米,置入戳卡及电钩。
2.3 手术操作
使用电钩切交感神经链的壁层胸膜,灼断交感神经的残支,并确保上下两端间距在1.0厘米左右。然后沿着肋骨表面向外测,完全切开壁层胸膜和肋骨的鼓膜2.0厘米,切断可能存在的Kuntz束。观察胸腔是否有出血,手术完毕后取出电钩和戳卡,胸腔不需要闭式引流。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对侧手术。
五、手汗症的影响与预防
手汗症虽然对健康没有直接影响,但往往给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社交生活带来诸多困扰。长期潮湿的手部容易导致皮肤脱皮、湿疹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因此,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手汗症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手汗症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注意调节室内温度,避免高温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
六、结论
手汗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症,其成因复杂多样,涉及情绪、生理、病理等多个方面。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对于手汗症患者来说,应根据自身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和调节。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缓解手汗症带来的困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岭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