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熊红霞:溶贫患者生活中要注意什么?从这些方面着手

2023-05-06 03:4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溶血性贫血患者面临着一系列独特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对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尽管这种疾病可能带来诸多不便,但通过细心的自我管理和适当的护理措施,患者仍然可以过上充实而健康的生活。

一、溶血性贫血的定义

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红细胞过早破坏(溶血)导致的贫血类型。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细胞寿命大约为120天左右。但在溶血性贫血中,红细胞在较短时间内就被破坏,使得骨髓无法足够快地产生新的红细胞来补充被破坏的数量,从而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进而引起贫血。

二、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

1、急性溶血性贫血

严重腰背及四肢酸痛:由于红细胞在血管内大量破坏,释放出的产物刺激周围组织,导致患者感到明显的疼痛。

头痛、呕吐、寒战:这些症状也是急性溶血性贫血的常见表现,可能与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毒性物质有关。

高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热症状,体温急剧上升。

黄疸: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胆红素增多,超过肝脏的加工能力,导致皮肤、巩膜黄染。

血红蛋白尿:尿液呈酱油色或浓茶色,是急性溶血性贫血的特异性表现。

周围循环衰竭:在重症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功能不全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2、慢性溶血性贫血

贫血:长期慢性溶血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

黄疸:虽然黄疸可能不如急性溶血时明显,但部分患者仍会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

肝脾肿大:由于脾脏是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之一,长期慢性溶血会导致脾脏代偿性增大。

三、溶血性贫血对人体的危害

1、贫血相关问题

氧气输送不足:由于红细胞数量减少,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可能导致全身组织缺氧,引起疲劳、气短、心跳加快等症状。

心脏负担增加:为了补偿氧气输送不足,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泵血,长期下来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或心肌病。

2、黄疸及肝脏损害

黄疸:大量红细胞分解产生的胆红素超过肝脏处理能力时,会导致皮肤和眼白变黄(黄疸)。

肝功能异常:长期高胆红素水平可对肝脏造成损害,严重时可引发肝硬化。

3、肾脏问题

肾功能受损:游离血红蛋白通过肾脏排出时,可能会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病。

血红蛋白尿:深色尿液是由于过多的血红蛋白从尿液中排出所致,这同样增加了肾脏的负担。

4、脾脏肿大

脾功能亢进:脾脏在清除受损红细胞过程中可能会增大,过度活跃的脾脏还会加速健康红细胞的破坏,进一步加剧贫血。

5、免疫系统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红细胞,这可能导致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出现或加重。

感染风险增加:某些类型的溶血性贫血会削弱免疫系统,使患者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感染。

6、血栓形成

血栓风险:一些溶血性贫血类型,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与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有关,特别是在血管内溶血的情况下。

四、溶血性贫血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定期医疗检查

定期血液检测:监测血红蛋白水平、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指标。

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报告任何新的症状或变化,如疲劳加剧、黄疸加重等。

2、饮食调整

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特别是富含铁质、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这些对于红细胞生成至关重要。

避免某些食物:如果对特定食物过敏或敏感(例如,在G6PD缺乏症患者中,应避免食用蚕豆),应遵医嘱进行饮食调整。

水分充足: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3、生活方式调整

适度运动:根据个人体能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等轻度至中度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充足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合理安排日程,避免长时间工作或学习导致的疲劳。

避免感染: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在流感季节。

4、药物管理

严格遵医嘱: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所有药物,包括治疗溶血性贫血的药物以及补充剂。

了解药物副作用:熟悉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并知道如何处理。

避免有害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溶血,因此在使用任何新药之前应咨询医生。

5、预防与应对紧急情况

识别预警信号:学习并识别病情恶化的迹象,如突然出现的严重疲劳、呼吸困难、胸痛等。

制定应急计划:准备一个包含重要联系信息(主治医生、最近医院急诊室)的清单,并随身携带。

急救知识:了解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6、心理健康维护

情绪支持:积极面对疾病,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或加入病友互助小组。

减轻压力: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愿每一位溶贫患者都能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病情,从饮食、休息、活动、预防感染到心理调适等各个方面着手,精心呵护自己的身体与心灵。愿每一位患者都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拥有更加灿烂的笑容和更加健康的生活。

(熊红霞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4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