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正确识别卒中,别让误解耽误救治!

2024-11-04 16:3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我们的生活中,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急性疾病。它来得突然,若不能及时识别和救治,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然而,关于卒中,大众存在不少误解,这些误解就像一道道无形的障碍,可能阻碍患者的及时救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正确认识卒中。

一、卒中不是老年病,年轻人也需警惕

很多人认为卒中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不会患上这种病。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虽然老年人确实是卒中的高发人群,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面临的压力增大,生活方式改变,如长期熬夜、吸烟酗酒、缺乏运动、暴饮暴食等,都使得卒中在年轻群体中的发病率日益上升。

事实上,年轻人也会因脑部血管病变、心脏疾病等原因引发卒中。例如,一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血管畸形的年轻人,在特定诱因下同样可能遭遇卒中。所以,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关注自身健康,预防卒中。

二、识别卒中症状,争分夺秒是关键

要正确识别卒中,需牢记其典型症状,可简单概括为“FAST”口诀。

“F”代表面部不对称(Face)。让患者露出牙齿或微笑,如果一侧面部肌肉无力,嘴角歪斜,就要高度警惕。比如,患者原本正常的笑容变得不自然,一边脸能笑,另一边却动不了,这就是明显的面部不对称表现。

“A”代表手臂无力(Arm)。让患者平举双臂,如果一侧手臂无力、下垂,无法保持与另一侧相同的高度,很可能就是卒中的迹象。就像天平失衡一样,双臂无法维持平衡状态,这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

“S”代表言语不清(Speech)。患者说话含糊不清、词不达意,或者无法理解他人的话语,这都是语言功能受损的表现。比如,原本表达清晰的人突然变得说话困难,前言不搭后语,可能就是卒中在作祟。

“T”代表时间(Time)。一旦发现上述症状,时间就是大脑,每一秒钟都至关重要。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争取在黄金救治时间内将患者送往医院。

三、卒中救治,并非只能靠药物和手术

有些患者和家属认为,一旦得了卒中,就只有药物保守治疗或者进行手术这两种选择。其实并非如此,卒中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在急性期,除了药物治疗和必要时的手术取栓、溶栓外,康复治疗也应及时介入。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语言能力等,提高生活质量。例如,通过简单的肢体被动活动、吞咽训练等,能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为后续康复打下基础。

而且,心理治疗同样不可忽视。卒中后,患者往往会面临身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等困境,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心、鼓励以及专业心理辅导,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四、预防卒中,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

预防卒中,绝非一句空话。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减少高盐、高油、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血压、血糖、血脂稳定。

坚持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同时,戒烟限酒,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释放压力。

正确认识卒中,摒弃误解,掌握识别方法,抓住救治时机,注重预防,才能在面对这一“健康杀手”时,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让我们行动起来,远离卒中威胁。

(马瑞金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脑病四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